曾總干以乃尊侍郎二詩見示和韻 其二
疇昔風云共壯游,笑吳夏口蜀江油。
我猶乘險凜孤注,君早得閑先幾籌。
目底阿蒙元齷齪,膝間文度盡風流。
個中妙理誰能會,且向平原喚督郵。
疇昔風云共壯游,笑吳夏口蜀江油。
我猶乘險凜孤注,君早得閑先幾籌。
目底阿蒙元齷齪,膝間文度盡風流。
個中妙理誰能會,且向平原喚督郵。
過去我們曾一同意氣風發地游歷,談笑間提及吳地夏口和蜀地江油。我還在冒險行事,如孤注一擲般心驚膽戰,而你早已閑適自在,棋高一著。眼前像阿蒙那樣的人本就狹隘,而你如同文度般盡顯風流。這其中的精妙道理誰能領會,暫且向平原召喚督郵吧。
疇昔:往昔,過去。
壯游:懷抱壯志而遠游。
夏口:古地名,在今湖北武漢。
江油:今屬四川。
凜孤注:懷著如孤注一擲般的驚恐。
先幾籌:比別人先行幾步,棋高一著。
阿蒙:指三國時呂蒙,這里泛指淺薄無知的人。齷齪:形容人器量狹小,拘于小節。
文度:東晉王坦之的字,這里用來比喻高雅有風度的人。
督郵:漢代各郡的重要屬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與曾總干的父親曾一同有過壯游經歷,此時兩人境遇不同,詩人可能處于較為艱難冒險的境地,而友人已得閑適,詩人由此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與友人不同的人生境遇。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抒發。
朱氏西齋萬卷書,
水門山闊自高疏。
我來穿穴非無意,
愿向君家作壁魚。
兒郎漫說轉喉輕,須待情來意自生。只是眼前絲竹和,大家聲里唱新聲。
十二年前邊塞行,坐中無語嘆歌情。不堪昨夜先垂淚,西去陽關第一聲。
春風南內百花時,
道唱梁州急遍吹。
揭手便拈金碗舞,
上皇驚笑悖拏兒。
新教邠娘羯鼓成,
大酺初日最先呈。
冬兒指向貞貞說,
一曲干鳴兩杖輕。
熱戲爭心劇火燒,
銅槌暗熱不相饒。
上皇失喜寧王笑,
百尺幢竿果動搖。
長洲苑外草蕭蕭,
卻算游城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
暮煙疏雨過楓橋。
新樣花文配蜀羅,同心雙帶蹙金蛾。
慣將喉舌傳軍好,馬跡鈴聲遍兩河。
龍蛇百戰爭天下,
各制雄心指此溝。
寧似九州分國土,
地圖初割海中流。
幾年詩酒滯江干,
水積云重思萬端。
今日南方惆悵盡,
樂游原上見長安。
秋風四面足風沙,
塞外征人暫別家。
千里不辭行路遠,
時光早晚到天涯。
延年不語望三星,
莫說夫人上涕零。
爭奈世間惆悵在,
甘泉宮夜看圖形。
名花八葉嫩黃金,
色照書窗透竹林。
無奈美人閑把嗅,
直疑檀口印中心。
行卻江南路幾千,
歸來不把一文錢。
鄉人笑我窮寒鬼,
還似襄陽孟浩然。
舞停歌罷鼓連催,
軟骨仙蛾暫起來。
紅罨畫衫纏腕出,
看著遍頭香袖褶,
粉屏香帕又重隈。
月明如水山頭寺,仰面看天石上行。
夜半深廊人語定,一枝松動鶴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