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逍遙樓和方孚若韻
堯山舉目見于墻,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畫屏羅偉觀,兩詩銀筆冠當場。
沙平鷺立秋無盡,月冷烏啼夜未央。
有客憑闌共清話,逍遙何異白云鄉。
堯山舉目見于墻,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畫屏羅偉觀,兩詩銀筆冠當場。
沙平鷺立秋無盡,月冷烏啼夜未央。
有客憑闌共清話,逍遙何異白云鄉。
舉目就能看到堯山就在墻那邊,眾多山峰像美玉般簇擁著高大的山梁。眼前如畫的景色呈現出壯觀景象,兩首如銀筆書寫般的好詩在當場堪稱頂尖。沙灘平坦,白鷺棲息,秋意無窮無盡;月色清冷,烏鴉啼叫,夜還未到盡頭。有客人靠著欄桿一起清談,身處此地逍遙自在,和那白云仙境沒什么不同。
堯山:當地的一座山名。
群玉:形容眾多山峰像美玉。
巨梁:指高大的山梁。
銀筆:形容詩寫得好。
夜未央:夜還未到一半,指夜還長。
白云鄉: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比喻超凡脫俗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登上逍遙樓時,被眼前的秋景所吸引,恰逢友人也有詩作,于是和韻寫下此詩,當時心境應是閑適愉悅的。
這首詩描繪了逍遙樓所見的秋景,展現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雅。以景入詩,借景抒情,體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在同類寫景抒情詩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歲抄孤裝出廣陵,醉來絲竹易沾膺。敝裘冷犯山城雪,短笮昏投水店燈。酒及屠蘇堪奉母,經將貝葉獨依僧。紫霄巖畔好明月,后夜思君第幾層?
傳得凌霄無盡燈,蘭膏烈焰愈輝騰。箋經未遜洪覺范,輔教直追嵩仲靈。閉戶遍探三藏教,入朝分錄兩街僧。皇恩浩蕩深如海,聲價奚論十倍增。
兩肩白發老園公,飲犢林邊伴牧童。笑語去時花影外,笛聲歸處月明中。
我愛洞天樹,花開正歲寒。真香無可得,留影與人看。骨格空還傲,塵根凈到乾。繁華非所羨,息蔭且盤桓。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一杯椒葉酒,未敵淚千行。
獨向三橋靜處行,松棚落落帶春星。城中月是山中月,一有燈光分外清。
中峰多翠微,隱者舊光輝。日月開黃石,風云繞白衣。書臺春木秀,嘯館暮煙霏。今日瞻靈武,何人扈六飛。
知己三旬兩別離,傷心一淚灑天涯。江山終日能如是,聚散人間不可期。鄙吝他年應復甚,迂狂今日更堪疑。牽衣幾欲隨仙舫,多病頹然未自支。
飛瓊乘月下瑤臺,老眼驚窺一笑開。冰雪定嫌詩酒污,不應更待白衣來。水檻吹香風漸漸,月叢泛彩露團團。高情不入梨花夢,蝶亂蜂狂可得干。
海上歸來波欲靜,卻尋零玉證前緣。人天早悟空王劫,半字留君豈偶然。
手汲寒泉碾小龍,天香一炷滿衣濃。與君慷慨論時事,欲吐丹心上實封。
吳山越嶺老于行,何地誅茅寄此情。直使浮云無一點,千巖應接始分明。
漢將去堂堂,邊塵靖不揚。雪沈荒漠暗,沙攬塞風黃。虜帳朝依水,胡酋夜進觴。舞兒回袖窄,無奈紫貂香。
阛阓當年市井臣,卜居曾與五仙鄰。芝田茂草生戎馬,猶夢呼鸞謁玉晨。
翩翩沙上鷗,安用避漁舟。漁人在魚利,何異爾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