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六首 其二
西國有佳人,獨立青云端。容艷若桃李,左右佩芳蘭。含思理玉琴,泠泠一何閑。更節有馀悲,曲終再三嘆。
西國有佳人,獨立青云端。容艷若桃李,左右佩芳蘭。含思理玉琴,泠泠一何閑。更節有馀悲,曲終再三嘆。
杯湖風舞翠綃轉,
樊山煙鎖青螺堆。
我愛陶淵明,隱不群異學。今朝識其孫,璨璨真玉璞。森然家風在,辯說傾電雹。江頭偶逢我,笑我何齪齪。恨不從君去,高飛同飲啄。
顧此翅翎短,豈能超五岳。我止愁復愁,君行樂其樂。江天九旬雨,江路三尺泥。扶家遂遠適,羸馬正難騎。傳舍野煙中,子規連夜啼。鄉園歸得到,應已血沾衣。
一徑沖云入,
荒祠夕照斜。
空庭竄饑鼠,
古樹噪神鴉。
暮靄藏深竹,
回風聚落花。
蒼茫人獨立,
四面晚峰遮。
紅塵笑罷宴紅云,二百余載荔子繁。十國祇知漢花塢,晚唐誰憶咸通園。咸通嶺南鄭節度,風流曾見詩人言。曹松陪游老文筆,丹砂濕濕霞軒軒。前此英詞接扶荔,曲江一賦傳開元。荔香曲破妃子去,貢騎不復馳中原。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與溫。桑田有改荔林在,隱巖得地皆唐恩。茉莉不強牡丹勝,昌華廢苑成荒村。方今承平嶺海盛,夷賨十倍唐昆侖。貢獻屏絕尤物賤,百蠻共仰朝廷尊。節使公余但緩帶,荔灣一任開園垣。士民競赴半塘社,家家畫舫傾芳樽。燕脂林外立白鵠,芙蓉塘底飛文鴛。所惜游談但南漢,何曾買夏唐園論。劉家暫竊枝與葉,豈知本是仙李根。曹詩巋然見文苑,古園不泯因詩存。喜從新構得陳跡,社詩千首題園門。詩人精魄自千古,一亭便可乾與坤。更向夢徵追老杜,試擘重碧輕紅痕。
莫遣吟詩鼻易酸,
客懷好逐看江寬。
居人猶覺心情惡,
六月西風雨作寒。
錯落澎山翠影收
天然屹峙鎮中流
曉來蜃氣侵人冷
夜半濤聲入耳愁
島嶼瀠洄窮水際
帆檣浩蕩掛云頭
登臨極目滄波外
疑是洞庭一色秋
記得杏園新放,社日近時來訪。尋著舊巢思度歲,早已香泥零蕩。芹渚柳花村,獨自飛飛凝望。
系足紅綃無恙,驀有離情別狀。王謝人家剛廢盡,欲入烏衣惆悵。失路巧呢喃,唯有落花依傍。
辭家王粲賦長征
海上孤鴻一羽輕
飄泊獨憐長作客
梅花湖畔不勝情
巖高天柱玉嶙峋
碧渚如虹繞漢津
剩有桃源在深處
帶花流出武陵春
椿壽八千春,槿花不經宿。
中間復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時綠。
雖謝椿有馀,猶勝槿不足。
溪云曾每拜公來,共我漁蓑濫釣臺。
萬里不知皇極手,誰家今又點蓬萊。
書來無語不言還,出處誰能付等閒。
公有鳶飛魚躍意,武夷山亦會稽山。
糟粕將無此學看,三年一語聽終難。
白頭肯許相忘地,更與濂溪拜肺肝。
別無書寄去無詩,形跡俱忘老病時。
昨夜朱弦彈絕意,只惟溪月洞云知。
人與境空,
境與人會。
百尺竿頭,
一采兩賽。
遠峰歷歷青如髻。驛亭幾縷墟煙細。西望鳳城遙。山空夜寂寥。
杏花三月雨。眼見春如許。無計挽東皇。憐他蝶翅忙。
女孫笄珥,男孫袍笏,少長今朝咸集。且留晚節伴寒香,莫要似、春華性急。
大招吟了,巫咸下了,未愛修門重入。我儂不做佛漳閩,免大雪、庭中呆立。
丈夫不茍得,
自處審所難。
多愿長惻惻,
小心日拳拳。
曠達不敢出,
激烈非所安。
終懼昧道要,
拘鄙愧高賢。
材力苦不廣,
天地豈不寬。
嗟嗟西林子,
徒乃損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