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蜀別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兩大樹夭矯若龍相傳謂之梅龍予初至蜀嘗為作詩自此歲常訪之今復賦一首丁酉十一月也
昔年曾賦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飛埃。即今衰病百事懶,陳跡未忘猶一來。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珠樓玉殿一夢破,煙蕪牧笛遺民哀。
兩龍臥穩不飛去,鱗甲脫落生莓苔。精神最遇雪月見,氣力苦戰冰霜開。
羈臣放士耿獨立,淑姬靜女知誰媒。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囬。
蒼然老氣壓桃杏,笑我白發心尚孩。微風故為作嫵媚,一片吹入黃金罍。
昔年曾賦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飛埃。即今衰病百事懶,陳跡未忘猶一來。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珠樓玉殿一夢破,煙蕪牧笛遺民哀。
兩龍臥穩不飛去,鱗甲脫落生莓苔。精神最遇雪月見,氣力苦戰冰霜開。
羈臣放士耿獨立,淑姬靜女知誰媒。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囬。
蒼然老氣壓桃杏,笑我白發心尚孩。微風故為作嫵媚,一片吹入黃金罍。
往年我曾為西郊的梅花作詩,逝去的日子如飛揚的塵埃般渺茫。如今我衰老多病,百事都懶得去做,可舊日的蹤跡沒忘,還是來此一游。蜀王的舊苑早已被犁耕遍,不過還散落著如千堆白雪般的梅花。曾經的珠樓玉殿如夢幻破滅,只剩荒煙野草和牧笛聲聲,讓遺民哀傷。那兩棵如蛟龍般的梅樹穩穩臥著不飛去,鱗片般的樹皮脫落,長滿了莓苔。它們的精神在雪月之下才更能顯現,在冰霜中奮力開放。像我這樣漂泊的臣子、放逐的士人孤傲獨立,那些賢淑的女子又有誰來做媒呢。梅花雖遭受諸多摧折,意志卻更加堅定,簡直要與天地爭奪春光。它蒼勁的老氣壓倒桃杏,還笑我雖已白發卻童心未泯。微風有意讓它姿態嫵媚,一片花瓣被吹進了我的酒杯。
飛埃:飛揚的塵埃,形容時光流逝之快。
千雪堆:形容梅花多如千堆白雪。
羈臣放士:漂泊在外的臣子和被放逐的士人,這里是詩人自指。
淑姬靜女:賢淑的女子。
黃金罍(léi):一種酒器。
此詩創作于丁酉年十一月。詩人初到蜀地時就為西郊的梅花作詩,此后每年常去探訪。當時詩人已衰老多病,蜀王故苑已荒廢,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觸景生情創作此詩,既有對歷史變遷的感慨,也有對自身境遇的抒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梅花抒發情感,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興衰與個人情懷相結合,以梅花自喻展現堅韌意志。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托物言志、情感深沉的風格特點。
畫扇催迎暑,
靈符喜辟邪。
風光麗宮禁,
時節重仙家。
高臨晴雨外,
絕磴似凌空。
節物經冬異,
關山對月同。
龍泉冰未白,
雁塞葉初紅。
歷歷曾游地,
香臺在眼中。
晨征陰霧合
晚泊霽光新
聞鼓初非社
逢耕政及春
嗟余寄徑客
羨爾受廛人
有債成詩瘦
無錢罷飲醇
靈椿聞說八千春,
南極騰輝岳降神。
黃發于今尚有舊,
白頭夙約果如新。
文宗大雅扶輪手,
品絕微瑕執玉身。
愧我長君差一日,
末光愿附蠖求伸。
滄浪萬頃,臥冰奩、冷浸一天空翠。愛此溪山供秀潤,掃蕩煩襟如洗。料理琴書,品題風月,別是閑滋味。蓮幽竹笛,倚闌疑非人世。
此地宜有詞仙,聯鑣飛盞,人在行云里。翰墨流傳知幾許,寫出江南煙水。坐石談玄,飛觴溪白,過雨涼生袂。剨然長嘯,半灘鷗鷺驚起。
不與世俱去,千秋惟此心。
名王動星象,烈士感蒼禽。
蜀魄悲何益,湘流怨至今。
君看北郭外,寒日下楓林。
滿目蒿萊三徑荒,秋蛩吟處舊升堂。
黨人不死傾葵藿,一飯君恩不可忘。
竹徑茅齋此日居,藤稍橘刺欲教祛。
白云片片浴流靜,黃鳥聲聲樹影疏。
城頭曾筑小方臺,四望長空萬象恢。
今日荒墟惟草色,春風依舊有情來。
蘇公士冠冕,復似郭有道。
知士未達間,趣操保耆老。
精鋼試九火,勞倦容不槁。
為州第飲酒,況此年歲好。
藏鋒避世故,輕敵喪吾寶。
時來用毫末,勛業自世表。
不耐庭前鶯燕攪。花柳隨春老。停酒算酴醾,翠幕深中,小院風光好。
紅顏鏡里長相保。眉梢愁誰掃。青鳥寄相思,十字回文,畢竟心兒巧。
兩崖樹石幾重衙,富貴人間未足誇。到寺客攜元亮酒,在山泉煮玉川茶。高軒倘許重過我,多病仍便久臥家。對月不禁秋思得,清吟分付一籬花。
病領詞官不到衙,老慵無意向人誇。四時好景偏留句,兩腋清風每試茶。司馬雖稱題柱客,薛公猶在賣漿家。近來山寺多高興,更作詩豪對浣花。
城扉半掩更休衙,客子山中句可誇。階下西風吹落葉,僧呼童子掃烹茶。著書歲晚堪投筆,見月宵來定憶家。記得西甄舊游處,滿船秋雨木棉花。
江城吹笛月斜衙,回首秋巖寂可誇。世外一眠那有夢,腹中三斗卻須茶。文衰東漢無高手,詩過中唐少作家。笑殺平原趙公子,當年毛薛?全花。
鷓鴣聲里雨班班,
一去鑾輿杳不還。
日暮東風芳草綠,
無人更上望夫山。
眉鎖春山鬢點鴉,
莫將桃李斗芳華。
無心去逐風流隊,
閒向雕闌數落花。
土渴群蔬不肯青,
轆轤百轉汲深清。
山翁到老謀生拙,
抱甕崎嶇博一羹。
朝出雅初鳴,暮歸日已暝。
清夢不離山,還踏蒼苔徑。
渤澥東南極,何年梵室開。地形緣水盡,潮勢挾山來。古市朝仍暮,遙帆去若回。老僧無一事,窗日射飛埃。
海山春過半,未見一花開。巖溜無時滴,松風盡日來。前生身已到,歸路首重回。祇恐山靈笑,衣巾著吏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