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程伯禹用時字韻見寄二首
衰病侵尋豈故時,暮年懷抱祇公知。彊論出處初無意,底有文章更好奇。王氣山川元自壯,歸心茅竹敢嫌卑。中原趣下王正歷,盡使遺民復漢儀。漢道中興此一時,虞亡不臘爾何知。地中鳴角無多怪,堂上論兵固有奇。夢櫟那求梁棟遠,搶榆正羨羽翰卑。淮陽汲直猶高臥,愿看簫韶集鳳儀。
衰病侵尋豈故時,暮年懷抱祇公知。彊論出處初無意,底有文章更好奇。王氣山川元自壯,歸心茅竹敢嫌卑。中原趣下王正歷,盡使遺民復漢儀。漢道中興此一時,虞亡不臘爾何知。地中鳴角無多怪,堂上論兵固有奇。夢櫟那求梁棟遠,搶榆正羨羽翰卑。淮陽汲直猶高臥,愿看簫韶集鳳儀。
耆舊今零落,風流近所無。
歌詩到元白,字畫逼歐虞。
為約言猶在,收書德不孤。
階庭知有子,慶澤自相符。
名勝相從餐菊英,楚騷情味是三生。
會逢其適論奇字,進退之間付濯纓。
覽德鳳凰非茍集,俟秋蟋蟀也須鳴。
誕彌俾爾耆而艾,況復村酤煮芋羹。
雨陰經月未聞雷,風駕濃云電倏開。
天盡熒熒橫屋去,地高殷殷下簷來。
浪明潮海瓊瑤碎,聲撼山林翠碧堆。
暑氣便回梅氣潤,老農無復慮田萊。
一再相逢把酒杯,老年懷抱為君開。
溪山有味還飛雪,草木何心欲放梅。
共喜醉言方繾綣,又愁別后已徘徊。
且論訪戴成奇事,莫失扁舟我往來。
霜晴已是探梅時,野趣軒茶更合詩。
才出門來唯獨往,不看山去亦何知。
試聽石瀨無塵滓,如覺林梢有好枝。
心與眼明知興熟,朗吟惟老轉相宜。
海內交游不數公,又吟名勝句何豐。
錦囊忽到溪山下,繡段爭看澗谷中。
落拓自驚隨野馬,凄涼何止聽賓鴻。
高齋容我陪珠履,不信窮途有路通。
幽深終日冷清清,誰肯乘春過水行。
雜踏軒車雖達宦,從容杯酒信豪英。
靜看聲利身何絆,閑惜芳華意轉傾。
相對弦歌有余詠,苦遭風雨也宜晴。
葛洪川畔試尋詩,圓澤精魂世孰知。
但見野僧相指點,獨憐游子轉傷悲。
湍流澗水侵苔蘚,磊落山巖拂樹枝。
我亦賞吟風月爾,人間今古信如斯。
滿城風雨近重陽,獨上吳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遠近,壯心軒豁任行藏。
從來野色供吟興,是處秋光合斷腸。
今古騷人乃如許,暮潮聲卷入蒼茫。
誰云遣興莫過詩,詩到清愁只自知。
老去山林能幾許,近來香火復奚為。
隨身作務何須較,脫手成文不費辭。
宿覺庵高飛夢到,一春花柳更無私。
古寺虛廊石壁陰,幽人高臥一窗深。
絕勝移病聽朝鼓,大似歸田理素琴。
棋酒定知交有味,軒裳得路可無心。
何時下榻容吾語,共挹清風抵萬金。
臘前郊后豐年瑞,和氣祥風帝所祈。
吹作六花殊未已,釀成三白更何思。
列城黎庶窮無告,幽谷畸人飽可期。
眼底玉谿真樂土,坐銷愁嘆合吟詩。
克保家聲大,修明國論難。
退閑聊激懦,辭召豈圖安。
入館才郎省,高科合世官。
同門名士筆,留狀后人看。
麗澤同窗不一人,是時文物動簪紳。
年來此話誰能問,老去知君我獨親。
天下傳聞難見道,世間來往易知津。
持醪野路江梅底,后會相逢意轉真。
霍廟湖深浙水邊,雪村來往定翛然。
薰風六月上塘路,得雨九秋東壩田。
酒政應緣因祿仕,詩家拔俗在吟篇。
翩翩銀筆經年別,巖壑風流想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