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竇氏回文詩愛其音調古擬作六首 其二
高崗梧棲鳳鳴和。韶簫按曲引工歌。調鼎金鉉玉梅鹺。朝堂明辟列衡阿。巢由軫懷憂如何。
高崗梧棲鳳鳴和。韶簫按曲引工歌。調鼎金鉉玉梅鹺。朝堂明辟列衡阿。巢由軫懷憂如何。
長安陌上走紅塵,楊子江頭問去津。滿目鶯花春欲盡,孤篷燈火夜常分。堪憐萍梗真無定,唯愛芝蘭久不聞。此別應須各努力,中原麟鳳網羅頻。
金陵佳氣郁蔥蔥,太守堂前樂事濃。紫閣黃扉春色好,白魚青筍曉盤充。孔庭詩禮今重對,武邑弦歌即此風。別后詩篇須寄我,秋來霄漢有飛鴻。
性癖耽奇每重尋,煩君緘寄喜難任。
三條蔑束筲箕肚,萬卷書藏椰子心。
意蕊乍將枯木放,眼花偏落紙燈陰。
白蟫參遍無生訣,公案拈來謝賞音。
伏波七十老鍪弧,
薏苡何曾適病軀。
高臥輸公無一事,
評詩校畫是功夫。
佳氣青蔥繞苑墻,紅泉紫岫勝云莊。
雕闌細草經春滿,綺閣繁花入午香。
雨露生成隨品類,鳶魚飛躍自低昂。
閒亭久坐渾無事,靜對琴書覺意長。
長繩系落日,潛從根九淵。如何將微絲,至意深纏綿。
憶君不相識,見君情轉戚。十年抱夙悃,涕泗橫君膝。
誰謂南山鳥,枉就北山羅。夢眼凄心魂,蝴蝶相經過。
殷勤托芳素,贈君合歡褥。合歡那所量,團扇潔如玉。
豈期浮萍草,轉作楊花飛。嫦娥竊無藥,三五愁云欺。
宛轉復宛轉,春風吹發短。忍復摧燒之,留此明人眼。
金刀莫剪爪,剪爪爪痕枯。出門莫振衣,振衣絕衣裾。
衣帶日以寬,離懷日以永。當戶疑有人,愁見庭樹影。
肅肅西征鴻,洋洋東逝魚。為君前致詞,努力籌良圖。
良圖誠所愿,長夜何時旦。愿將身化石,從此填銀漢。
經月苦淋澇,瀰漫天地昏。
豁然開暮景,相約出衡門。
碧水沈云色,青山帶雨痕。
高飛看野鶴,去去沒遙村。
絳節飄飄下紫清,更參隱訣制頹齡。若逢方丈龐眉叟,來愛囊中赤甲經。
崇寧新閣連云起,天篆浮空寶氣飛。帝遣群龍常護守,池潭風雨夜深歸。
一庵疇昔共嵚崟,古木垂陰歲月深。恐是三生房次律,要隨藤杖去重尋。
乾坤身世五湖萍,南北風塵兩鬢星。獨坐小軒成一笑,平生到處有山亭。
紫藤蒼柏間三峰,曲檻回軒面面通。四十年來忘不得,連甍如霧此堂空。
重到長安跡屢移,南峰小院亦崔嵬。梨花檻格蒲萄架,勾引鄉園入夢思。
絕壁連彎秀幾重,清池倒浸玉芙蓉。別來往事那堪記,總付西軒一笑中。
小作山林窄作池,一亭飛起桂叢西。長沙舊跡文皇賜,千載都人路不迷。
東墻綠水帶逶迤,北戶連峰涌翠眉。正是皇州佳麗處,草堂容我坐吟詩。
長沙厚德魏安陽,禹績東南澤更長。坐挹遺蹤想明盛,又從東里到文襄。
水土平來澤國秋,陳紅相望十三州。于今此意從誰語,惟有江淮日夜流。
葉嫩藏修節,
苞遺出紺膚。
歲云將暮日色瞑。乍覺風凄冷。
木瘦山棱,詩中添畫境。
丹楓黃楝掩映。點綴就、寒林清景。
野趣橫生,教人愁夜永。
二京賓客酒如泉,箕踞誰知興獨偏。
江左門風仍此日,會稽林竹更何年。
蟠胸丘壑揮毫里,滿目煙霞卷幔前。
猶可清秋尋褉事,追游寧少晉家賢。
是何聲起簾波外,濃陰半遮庭宇。酒夢初醒,茶煙未冷,清絕翠深深處。開門看雨。正月影篩金,滿階蛩絮。小檻燈昏,此情幽抑共誰訴。
西窗夜涼坐久,僅輕衫側帽,瀟灑如許。簌簌方來,疏疏忽斷,一片秋心能語。披圖認取,想葉底微吟,舊題詩句。萬疊云箋,綠天庵外補。
昨夢春風花滿枝,
是花到眼是新詩。
如今夢斷春無跡,
不記題詩付與誰。
自從合派泉邊別,
地北天南各一方。
仍向龍須同法乳,
新詩特寄兩三行。
臺下殘碑手重摩,腐儒千載此經過。
諸生未識叔孫禮,游子還從父老歌。
日落五陵無舊樹,風來泗水有馀波。
神騅不逝空成泣,走狗猶存奈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