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鳴珂曉入奉天門,仰見宸居氣象尊。
斗轉星回新歲月,龍盤虎踞舊乾坤。
國威震疊邊陲肅,帝澤汪洋浪井溫。
雒邑鎬京相對峙,萬年周業付神孫。
鳴珂曉入奉天門,仰見宸居氣象尊。
斗轉星回新歲月,龍盤虎踞舊乾坤。
國威震疊邊陲肅,帝澤汪洋浪井溫。
雒邑鎬京相對峙,萬年周業付神孫。
清晨佩著玉珂聲響的官員們步入奉天門,抬頭瞻仰皇帝居所,盡顯威嚴尊貴氣象。星辰運轉迎來新的歲月,山河依舊如往昔般雄偉壯麗。國家聲威震懾四方,邊疆一片安定;皇帝恩澤浩蕩,連市井百姓也感受溫暖。洛陽和鎬京遙相對峙,周朝萬年基業如今交付給賢明的君主。
鳴珂:官員身上佩戴的玉珂,行走時會發出聲響。
奉天門:明代宮殿的門名。
宸居: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斗轉星回:星斗轉動,指時間流逝,歲月更替。
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震疊:震動,震懾。
浪井:市井。
雒邑:即洛陽。
鎬京:西周都城。
神孫:指皇帝。
此詩創作于明代,當時政治相對穩定,國家處于繁榮發展階段。詩人在早朝時,目睹宮廷的莊嚴和國家的昌盛,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國家和皇帝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國家繁榮、皇權尊貴和祝愿王朝長久。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宮廷詩歌的風格,展現了對國家盛世的歌頌。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煙生遙岸隱,
月落半崖陰。
連山驚鳥亂,
隔岫斷猿吟。
蕭條起關塞,搖飏下蓬瀛。
拂林花亂彩,響谷鳥分聲。
披云羅影散,泛水織文生。
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
條風開獻節,灰律動初陽。
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
雖無舜禹跡,幸欣天地康。
車軌同八表,書文混四方。
赫奕儼冠蓋,紛綸盛服章。
羽旄飛馳道,鐘鼓震巖廊。
組練輝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懷至理,終愧撫遐荒。
碧原開霧隰,綺嶺峻霞城。
煙峰高下翠,日浪淺深明。
斑紅妝蕊樹,圓青壓溜荊。
跡巖勞傅想,窺野訪莘情。
巨川何以濟,舟楫佇時英。
絕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八表無事悅圣情。——淮安王
云披霧斂天地明,——長孫無忌
登封日觀禪云亭,——房玄齡
太常具禮方告成。——蕭瑀
披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
積流橫地紀,疏派引天潢。
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斷行。
懷卑運深廣,持滿守靈長。
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
洪濤經變野,翠島屢成桑。
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圖王。
烈烈寒風起,慘慘飛云浮。
霜濃凝廣隰,冰厚結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騁平疇。
旌旗四望合,罝羅一面求。
楚踣爭兕殪,秦亡角鹿愁。
獸忙投密樹,鴻驚起礫洲。
騎斂原塵靜,戈回嶺日收。
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濱游。
禽荒非所樂,撫轡更招憂。
翠野駐戎軒,盧龍轉征旆。
遙山麗如綺,長流縈似帶。
海氣百重樓,巖松千丈蓋。
茲焉可游賞,何必襄城外。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尋。
鶯啼密葉外,蝶戲脆花心。
麗景光朝彩,輕霞散夕陰。
暫顧暉章側,還眺靈山林。
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遼碣。
映云光暫隱,隔樹花如綴。
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
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
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
憑軒俯蘭閣,眺矚散靈襟。
綺峰含翠霧,照日蕊紅林。
鏤丹霞錦岫,殘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嬌花鳥續吟。
連甍豈一拱,眾干如千尋。
明非獨材力,終藉棟梁深。
彌懷矜樂志,更懼戒盈心。
愧制勞居逸,方規十產金。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
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
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
防身豈乏智,殉命有余忠。
春搜馳駿骨,總轡俯長河。
霞處流縈錦,風前漾卷羅。
水花翻照樹,堤蘭倒插波。
豈必汾陰曲,秋云發棹歌。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