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謝周颙之句二首
眼看秋雁歌汾水,心到陽關唱渭城。卻被維摩居士笑,海潮音作斷腸聲。秋日照歌淮上舫,春花引醉福昌城。何如閶闔門西北,臥聽秋風枕畔聲。
眼看秋雁歌汾水,心到陽關唱渭城。卻被維摩居士笑,海潮音作斷腸聲。秋日照歌淮上舫,春花引醉福昌城。何如閶闔門西北,臥聽秋風枕畔聲。
煙光澹澹思悠悠,朝退還家懶出游。
靜坐最憐紅日永,新晴更助小園幽。
砌苔點點青錢小,窗竹森森綠玉稠。
賓友不來春又晚,眼看辜負一年休。
清河詩客本賢良,惠我新吟六十章。
格調宛同羅給事,功夫深似賈司倉。
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
好去蟾宮是歸路,明年應折桂枝香。
萬事從來祇自招,安危由己路非遙。
笙歌韻里花先落,松檜枝閑云未消。
數下磬聲孤月夜,一爐香翥白云朝。
誰人會我高樓意,門掩空庭思寂寥。
清靜僧家亦未如,綠葵紅稻飽餐余。
逢人不喜談時事,養性惟便讀道書。
來往自行三逕熟,過從每共四鄰疏。
洛安郡里東城下,一簇芳林是我居。
早年聞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論天下事,折腰猶悟俗人情。
老還上國歡娛少,貧聚歸資結束輕。
遷客臨流倍惆悵,冷風黃葉滿山城。
滔滔東流水,赴海無歸期。
亭亭右轉日,今茲復來茲。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
思慮復營營,恐為達此嗤。
日照清空火欲燃,須將酬唱強相牽。
若無嘯月吟風侶,爭度流金鑠石天。
簾卷小亭終少到,簟鋪深室亦難眠。
如何偷得清涼樂,除卻冥心學坐禪。
譙國門傳縉以紳,善男子即是帝王孫。
文商碑背題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鈞。
既出四門觀生老,便知六賊不相親。
夜迶將心登峻嶺,心定菩提轉法輪。
憶在同安郡,誰知是勝游。
仙山常獨往,騷客自忘憂。
暫別經多難,勞生已白頭。
羨君驅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風光最稱秋。
短歌聊抒意,為我謝沙鷗。
句曲山前縣,依依數舍程。
還同適勾漏,非是厭承明。
柳谷供詩景,華陽契道情。
金門容傲吏,官滿且還城。
南有天臺事可尊,孕靈含秀獨超群。
重重曲澗侵危石,步步層巖踏碎云。
金雀每從云里現,異香多向夜深聞。
當知此界非凡界,一道幽奇各自分。
參差峰岫晝云昏,入望交蘿濁浪奔。
震澤涌山來北岸,華陽連洞到東門。
日生樹掛紅霞腳,風起波搖白石根。
聞有上方僧住處,橘花林下采蘭蓀。
大空無盡劫成塵,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國來尋彼岸,洞山林下過迷津。
流流法乳誰無分,了了教知我最親。
一百六十三歲后,方于此塔葬全身。
碧嶠經年常寂寂,更無閑事可相于。
超倫每效高僧行,得力難忘古佛書。
落葉亂渠憑水蕩,浮云翳月倩風除。
方知嬾與真空合,一衲閑披憩舊廬。
楮為冠子布為裳,吞得丹霞壽最長。
混俗性靈常樂道,出塵風格早休糧。
枕中經妙誰傳與,肘后方新自寫將。
百尺松梢幾飛步,鶴棲枝上禮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