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其十
寒聲一夜傳刁斗,云雪埋山蒼兕吼。詩成吟詠轉凄涼,不如獨坐空搔首。漫漫胡天叫不聞,胡人高鼻動成群。寒盡春生洛陽殿,回首何時復來見。
寒聲一夜傳刁斗,云雪埋山蒼兕吼。詩成吟詠轉凄涼,不如獨坐空搔首。漫漫胡天叫不聞,胡人高鼻動成群。寒盡春生洛陽殿,回首何時復來見。
斯人不可見,千古懷清風。
猶想鸞鳳姿,翛然山水中。
空祠遺像儼,過者為肅恭。
同時富貴人,泯滅知何窮。
公昔得所遇,慨然屢輸忠。
一傷巧舌刀,泯默類瘖聾。
出處竟無禍,卷舒詎知蹤。
被獲空嘆麟,不制方為龍。
吾家四正峰前住,射策君門亦快哉。
三島路從天外去,一枝香折月中來。
鯉魚晴躍桃花浪,鸚鵡春傾竹葉杯。
預宴瓊林非所望,偶先英俊步金臺。
山壓眾峰首,寺占紫云頂。西游金泉來,登山緩歸軫。
昨暮下三峽,出谷已延頸。山名高劍外,回首陋前嶺。
躋攀困難到,頼此晝亦永。巍巍石城出,步步松徑引。
青霄屋萬楹,下俯二川境。玉壘連金雁,西軒列阡畛。
青城與岷峨,天際暮云隠。少城白煙里,水墨澹微影。
江流一練帶,不復辨漁艇。東慚梓隘闕,右喜錦川迥。
磐陀石不轉,枯枿弄芒穎。四更月未出,蕙帳天風緊。
客行弊帤垢,到此凡慮屏。暫時方外游,聊愜素心靜。
明朝武江路,拘窘逐炎景。
君家誠易知,易知獨難忘。
西風墻頭吹葉黃,蟲絲當戶理秋光。
翠屏碧簟生朝涼,床頭蟋蟀見焚香。
鮫綃纈,雙鳳凰,上元綠鬢遮耳珰。
來車去馬官道旁,碧云傳情何處郎,相望玉樹啼寒螀。
危亭古榜名琵琶,尚有楓葉連荻花。
嗚呼司馬則已矣,行人往來皆嘆嗟。
司馬風流映千古,當日琵琶傳樂府。
江山寂寞三百年,潯陽風月知誰主。
我今單舸犯江潭,往來略已遍東南。
可憐千里傷心目,不待琵琶淚滿衫。
水性能方圓,泉色常珪璧。
云山靜有輝,瓊液來無跡。
泉上修禪人,曹溪分一滴。
鑒止更澄源,紛紛萬緣息。
憶昔胡來動河朔,渡河飲馬吹胡角。
澶淵城下冰載車,邊風蕭蕭千里余。
城上黃旗坐真主,夜遣六丁張猛弩。
雷驚電發一矢飛,橫射胡酋貫車柱。
犬羊無蹤大漠空,歸來封禪告成功。
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業盡萊公。
書生著書貪日課,文士賣文救窮餓。
青樓歌酒屬富兒,不意此名君乃荷。
風波平地自誰始,一倡從知百人和。
東魯男子舊修謹,南郡諸生底逋播。
平安敢煩街吏報,潔白長賡楚人些。
流言不計兩曾參,機上慈親枉驚墮。
阮舍尤須辦南北,杜冠可無分小大。
寧知宋玉笑登徒,或指宣尼作陽貨。
璧亡誤使張儀去,兵利徒為少卿禍。
違從兄食祇厚誣,償同舍金聊引過。
無黥可息劓可補,未信白璧青蠅涴。
君不見吾宗孟公士所傾,亦有俗子驚人坐。
洞府門閑白日賒,碧潭清影照云霞。
弄珠人捧江皋佩,刻玉巖開閬苑花。
風月有情回俗駕,塵埃無處問仙家。
歸來悵望金橋處,露滴桃源一徑斜。
庭下秋風飐旆旌,使君爽氣逼人清。
功名共喜千齡會,尊酒仍逢四事并。
甘谷殘英留晚翠,雍門余曲有新聲。
莫辭酩酊同民樂,鳳詔行催上玉京。
清夜何晏晏,客眠亦復佳。
鄰鐘喚我覺,咽咽聞城笳。
披衣行中庭,星漢已橫斜。
缺月掛西南,皎皎流清華。
莎雞振其羽,蟋蟀旁悲嗟。
悠哉歲已秋,日月如奔車。
往時家分寧,風俗喜追隨。挽留杯酒間,往往醉如泥。
比年舍臨汝,閉關無相知。牢落三周星,淹泊一水湄。
人事即漸熟,鄰曲不復疑。聞有長者客,清談頗忘疲。
宗盟晚相遇,佳此野鶴姿。過我忽長鳴,傾倒胸中奇。
借問所從來,半世游京師。群賢共文字,聲名冠當時。
自得固有余,足能攀桂枝。上以榮北堂,下以光衰遲。
故山未暇往,舊游不足思。墻東或可隠,便擬營茅茨。
奇懷傲南窗,幽花擷東籬。是亦差可樂,去此將何為。
恨未識胥鄧,論交尚差池。不妨氣類求,相與慰渴饑。
同姓紛在眼,邈然棄如遺。此道已澆薄,君乃敦篤之。
何當美盛德,老矣徒嗟咨。黃嬭厄兵火,荒唐廢文辭。
毛子素偃蹇,豈復能發揮。誰為國士重,自有尚書詩。
荒城住行李,故人亦淹留。
稍遷墟丘間,愛此石泉幽。
長夏晴復雨,風氣如清秋。
開樽茅茨下,焉能消百憂。
客懷滯荊楚,念之成白頭。
今宵理歸夢,一棹隨風流。
七月不雨井水渾,孤城烈日風揚塵。
楚天萬里無纖云,旱氣塞空日晝昏。
土龍蜥蜴竟無神,田中水車聲相聞。
努力踏車莫厭勤,但憂水勢傷禾根。
道傍執送者何人,稻塍爭水殺厥鄰。
五湖七澤水不貧,正頼老龍一屈伸。
墻東有高樹,夏葉圓綠綺。
西風才一夕,蕭颯遽如此。
寒螀號其顛,蟋蟀曉未已。
群動催流光,榮華難久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