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謠
七月不雨井水渾,孤城烈日風揚塵。
楚天萬里無纖云,旱氣塞空日晝昏。
土龍蜥蜴竟無神,田中水車聲相聞。
努力踏車莫厭勤,但憂水勢傷禾根。
道傍執送者何人,稻塍爭水殺厥鄰。
五湖七澤水不貧,正頼老龍一屈伸。
七月不雨井水渾,孤城烈日風揚塵。
楚天萬里無纖云,旱氣塞空日晝昏。
土龍蜥蜴竟無神,田中水車聲相聞。
努力踏車莫厭勤,但憂水勢傷禾根。
道傍執送者何人,稻塍爭水殺厥鄰。
五湖七澤水不貧,正頼老龍一屈伸。
七月沒下雨,井水渾濁,孤城被烈日炙烤,狂風揚起塵土。楚地萬里天空沒有一絲云彩,干旱的氣息彌漫,白晝也顯得昏暗。求雨的土龍和蜥蜴毫無靈驗,田中的水車聲此起彼伏。大家努力踏車別嫌累,只擔心水勢太大會傷了禾苗的根。路邊被押送的是什么人?是為了田埂上爭水而殺了鄰居的人。五湖七澤并非缺水,正指望老龍舒展一下身子來降雨。
不雨:沒有下雨。
渾:渾濁。
纖云:一絲云彩。
土龍蜥蜴:古代求雨的巫術道具。
稻塍:田埂。
厥:其,他的。
頼:依賴,依靠。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處于旱災時期,當時社會農業生產依賴自然降水,旱災嚴重影響百姓生活,導致水源爭奪等社會矛盾出現,詩人目睹這些景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旱災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其突出特點是生動寫實,以質樸的語言展現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提供了形象的資料,體現了詩歌反映社會現實的功能。
萊衣宮錦漢蒲桃,髻側芙蓉映二毛。親在未應稱老大,家貧那敢失清高。雙雙花影隨龍杖,一一鶯聲動玉醪。堂上九旬看漸近,游仙且莫作盧敖。
雄藩荊楚地,自古國西門。客有籌邊略,人知幕府尊。時平烽燧冷,事省笑談溫。宛洛何年向,奇功要一論。
國昭惟茂,帝穆惟崇。登祥緯遠,締世景融。紛綸睿緒,庵蔚王風。明進厥始,浚哲文終。
每憶春坊舊,寥寥嘆曉星。明時用郭伋,五馬駐江城。庠序弦歌盛,桑麻雨露榮。梅花一片月,長伴使君清。
郭外曾隨竹馬迎,春風何事動離情。不堪誤得中山謗,歸與沙鷗結舊盟。
郎騎白馬妾坐車,偷眼少年郎不如。
欲尋龍起處,正值雨來時。天地陡然合,江山相斗奇。興高那畏濕,心遠任登危。呼得宜城酒,呻吟且詠詩。
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應無。莫遣飄零雜塵土,芬芳留入碧琳腴。紛紛花片逐風飛,綠幄藏春自一奇。不入時人紅紫眼,卻須我輩與題詩。
問水識江介,瀕湖見茲縣。適越道里盡,入楚眾流亂。汀唱聞漁榜,山煙起樵爨。浦暗菱荇稀,赭岸霞光絢。鶴侶沖人起,魚群驚棹散。節物客里換,客愁酒中斷。王程未及瓜,鄉路已過半。行役其如何,臨流暫觴玩。江海寄勞人,安土庶無悶。
旭日輝黃鉞,清風肅白旄。熊羆方奮躍,犬豕竟何逃。天凈旄頭落,宵寒太白高。小臣叨扈從,獨念圣躬勞。
屹立虛亭跨野塘,蕭蕭爽爽似瀟湘。從教密種千竿竹,不蔽山光與水光。
蛾眉掃罷去朝天,正值官家例散鮮。見說羊車隨意到,不教中使口宣傳。
藉甚宣城郡,風流數貢毛。霜林收鴨腳,春網薦琴高。共理須良守,今年輟省曹。平生割雞手,聊試發硎刀。
誰記殉國者,長眠異國境。光流已甲子,忠骸今欲醒。還家三千里,故人皆素領。清酒汎春紅,萬山花齊穎。精魂作繁星,乘風共貞秉。
崚嶒削立插云天,縹緲空中小八埏。奎壁星連光射斗,蛟龍日暖燦臨川。東封碣石為池硯,西借昆陽作紙箋。賦就金門成五色,應多雁塔著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