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州琵琶亭
危亭古榜名琵琶,尚有楓葉連荻花。
嗚呼司馬則已矣,行人往來皆嘆嗟。
司馬風流映千古,當日琵琶傳樂府。
江山寂寞三百年,潯陽風月知誰主。
我今單舸犯江潭,往來略已遍東南。
可憐千里傷心目,不待琵琶淚滿衫。
危亭古榜名琵琶,尚有楓葉連荻花。
嗚呼司馬則已矣,行人往來皆嘆嗟。
司馬風流映千古,當日琵琶傳樂府。
江山寂寞三百年,潯陽風月知誰主。
我今單舸犯江潭,往來略已遍東南。
可憐千里傷心目,不待琵琶淚滿衫。
高聳的亭子古老的匾額上寫著‘琵琶’二字,還有楓葉和荻花相連。唉,司馬(白居易)已經逝去了,來來往往的行人都為之嘆息。司馬的瀟灑風度映照千古,當年琵琶彈奏的樂曲傳遍樂府。江山寂寞了三百年,潯陽的清風明月不知歸誰主宰。我如今獨自乘船來到江邊,東南各地差不多都走遍了。可憐這千里路途令人傷心,不用聽琵琶聲淚水就已沾滿衣衫。
危亭:高聳的亭子。古榜:古老的匾額。
司馬:指白居易,他曾被貶為江州司馬,作《琵琶行》。
樂府:古代管理音樂的官署,也指可以入樂的詩歌。
單舸:獨自乘船。犯:來到。
這首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游歷東南各地期間,來到江州琵琶亭。江州琵琶亭因白居易的《琵琶行》而聞名,詩人在看到此景,聯想到白居易被貶的遭遇以及自己的漂泊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琵琶亭和白居易的故事,抒發自身的感慨。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結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算大,但體現了后人對《琵琶行》的共鳴和再創作。
風軒月榭迥無塵,池上新亭更可人。
數點落花青嶂雨,四時流水碧桃春。
石梁把釣兒嬉慣,山徑攜詩客過頻。
世道只今優暇少,偶然琴鶴且相親。
憑樓風有意,送月上高岑。
廫廓生空想,蕭森遞遠吟。
雁輕云可托,蕉老夢難尋。
何以酬吾夜,清華抱一襟。
北垞湖水北,
雜樹映朱闌。
逶迤南川水,
明滅青林端。
皇華次第賦春明,粵社人歡舊弟兄。
豈為秋風生遠思,翻憐周道促嚴程。
青霜黃葉三江路,朔雪春云五鳳城。
正是石渠需視草,彩毫先為賦西京。
歲云幕,除夕是明朝。
襆被未離西苑直,佩環方候紫宸朝。
秉燭醉宮醪。
白沙已度詢桃昱,
短景天寒日久斜。
松竹園林清凈處,
高眠都似未離家。
籊籊鮮干,秀彼崇?。
下澤蘭液,上瑩芳霄。
貞勁內固,鮮粲外昭。
耀質靈薈,作珍華朝。
杖之身安,越齡松喬。
游興豈為高齡斂。童顏鶴發添明艷。
扶杖訪秋山。別來已十年。
解頤藏勝義。宇宙亦匏系。
云散日當空。山川一脈紅。
昏黃云月有無中,一樹露桃濃。
疏煙淡淡裊晴空。去住任春風。
朱絲漫綰雙鴉髻,人獨立、石畔闌干東。
停簫負手醉芳叢。玉靨背花紅。
螺師蚌蛤類,
大唐天子心。
嗜好即深信,
南無觀世音。
上苑花繁高覆墻,
曲堤風暖柳絲長。
爐邊應有步兵尉,
甕下難尋吏部郎。
閒來野寺尋幽事,扶醉登臨興更豪。
山腳遙分云樹碧,海門初上浪花高。
坐當落日吟偏壯,望入中原首重搔。
投老要窮奇絕處,不妨隨地混漁樵。
竹窗初日鳥鳴辰,
斜折詩筒得句新。
我亦笑君多事甚,
歲除無債又賒春。
所遇不如公,安能讀公詩。
所遇既如公,安用讀公詩。
古人非今人,今時甚古時。
一讀一哽絕,雙眼血橫披。
公詩化作血,予血化作詩。
不知詩與血,萬古濕淋漓。
舊事無人作短行,湓江空自繞湓城。黃蘆苦竹依然在,猶替琵琶作怨聲。
捍撥難傳不盡情,琵聲裁盡繼琶聲。風流掃地無人說,只有空江舊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