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徐訓導廷獻魁山舊隱
人品如瞻斗,山名合應魁。地靈知孕秀,天賦肯淹才。筆陣驚同列,文光燭上臺。高攀蟾窟桂,勇躍禹門雷。已作鹍鵬化,空令猿鶴猜。經橫芹泮靜,琴弄杏花開。宦志云霄待,鄉心歲月催。黃殘松徑菊,綠遍石田苔。若便尋歸駕,移文恐勸回。
人品如瞻斗,山名合應魁。地靈知孕秀,天賦肯淹才。筆陣驚同列,文光燭上臺。高攀蟾窟桂,勇躍禹門雷。已作鹍鵬化,空令猿鶴猜。經橫芹泮靜,琴弄杏花開。宦志云霄待,鄉心歲月催。黃殘松徑菊,綠遍石田苔。若便尋歸駕,移文恐勸回。
煙夕涼波起白蘋,蔫紅落粉盡歌塵,依稀山黛可憐顰。
一舸誰尋蝦菜路,千絲空羨鲙殘鱗,無多秋事屬閒人。
世事何堪說。嘆而今、龍蛇浩劫,粘膠纏葛。試問百年能有幾,漸看滿頭堆雪。早銷盡、沖冠舊發。撒手急歸茅屋底,且商量、好度閑風月。吾與也,點之瑟。
從茲顯晦行藏別。問余生、山樵野牧,尚堪作合。賣卜補鍋無不可,剩有凌兢瘦骨。望前路、危岡高絕。一片雄心誰識取,倩笛聲、吹徹仙家鐵。應不免,石為裂。
衰容懶鑷白髭須
新詠難追紀少瑜
攀檻公曾排禹佞
下帷我亦鄙弘諛
瓶沽何必太玄也
褐博嘗聞大勇乎
捽茹膾肝均一飽
不知誰圣復誰愚
虎丘今夜月,極目思悠哉。
白露中宵降,清光萬里開。
笙歌沈鼓角,鐙火出樓臺。
少小經游地,曾陪杖履來。
橫角枕。
鴛繡并頭交濯錦。
剃脂和淚香云浸。
分開蓮葉成孤寢。
今宵怎。
合歡好夢須憑您。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
東西尉候往來通,博望星槎笑鑿空。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長城飲馬寒宵月,古戍盤雕大漠風。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
敦煌舊塞委荒煙,今日陽關古酒泉。不比鴻溝分漢地,全收雁磧入遙天。威宣貳負陳尸后,疆拓匈奴斷臂前。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時此地罷防邊?
一騎才過即閉關,中原回首淚痕潸。棄繻人去誰能識,投筆功成老亦還。奪得胭脂顏色淡,唱殘楊柳鬢毛斑。我來別有征途感,不為衰齡盼賜環。
烏龍潭上泛菰蒲,
舴艋三舟酒百壺。
一息尚存猶道路,
千秋所恃在江湖。
西京冠劍曾前席,
南國鶯花入大都。
我始逢君君欲去,
柳稊初放聽啼烏。
大堤迢遞接平沙,樹影蕭條冷萬家。密葉昔時啼好鳥,悲風此夕噪寒鴉。殘妝尚結三春恨,微霰如飄二月花。寄謝白家新寵妾,莫將顏色向人誇。
驛舍旗亭各渺漫,臨風踠地倩人看。陽關唱后多傷別,長笛吹來不耐寒。逝水遙憐隨落葉,柔條誰復系離鞍。天涯歲晏鄉心苦,折贈空嗟道路難。
弱縷凋零繞畫楹,青樓綰結若為情。愁深巧黛難長好,寒入纖腰暗自驚。半幅征衫司馬淚,數聲殘角亞夫營。年年惆悵封侯事,少婦深閨怨未平。
憶昔隋家騁逸游,曾將錦纜系龍舟。春流汴樹通淮水,秋色蕪城對古邱。十二雕欄忘御道,三千紅粉失迷樓。更聞橋上簫聲急,一夜征人盡白頭。
走馬章臺問故枝,秋原宿莽正離離。和風淡日還無力,涼露清霜豈自持。舊苑腰肢非昔態,暮天云雨到今疑。含情欲向湘江咽,江水東流無盡時。
誰道春宮寵愛新,恩波已落玉河濱。應同團扇凄涼影,共伴長門寂寞身。舞罷夜憐羅袖薄,眠多朝惜翠眉顰。素娥有意還相照,青女何心更妒人。
物色關心天一方,臨堤秋望浩茫茫。徒傷白日偏催歲,怪爾青絲亦帶霜。門徑蕭森懷靖節,鍛爐涼冷憶嵇康。誰能更作江南賦?此夜思歸意倍長。
廣幕陰陰嫩綠齊,荒郊早已報莎雞。根連杜若寒江落,影入蒹葭返照低。自有煙鬟留客醉,何須露臉向人啼。閑來指點傷心處,渭水城邊灞岸西。
試問愁心近若何,淮南木落洞庭波。倚樓不見回風舞,隔水如聞蹋地歌。浪作豐容矜窈窕,空令歲月易蹉跎。誰家嘆息秋衿薄?曲卷砧聲向晚多。
暮暮朝朝怨未消,漢南人去路迢遙。不同青桂爭秋色,卻向丹楓映暮潮。賓雁掠枝驚斷線,寒蟬失翳欲辭條。行行試上臺城望,一片殘煙鎖六朝。
伯勞東去燕西飛。轉眼容華有是非。月浸白門孤枕冷,樹迎烏榜幾人歸。盈盈波上驕羅襪,脈脈江干換綠衣。不記別離今近遠,請看舊植漸成圍。
遨游偏憶少年場,一曲琵琶陌上桑。顏色此時傷黯澹,風花往日笑顛狂。榮枯有分誰為主?天地無心莫較量。聞道東君回玉輦,好開眉黛試新妝。
天地根元與我同,
撥波求水謾勞功。
時人見此花如夢,
坐斷須彌信不通。
舊夢落江南。刻意宮商苦共耽。三十六陂荷正好,紅酣。秀句臨川且細參。
吉夢兆宜男。岳麓煙嵐一鏡涵。閒抱孩兒渾得趣,嬌憨。啖蔗從知晚節甘。
霅川今是輞川圖,
城郭中藏十頃湖。
空說侯門深似海,
得如簿領一亭無。
郁郁庭中樹,生為連理枝。
結發成婚姻,恩愛兩相宜。
如何遠行邁,悠悠在邊陲。
一去今十年,軒車未旋歸。
不見園中花,當春競芳菲。
采采不及時,零落將何為。
我心信匪石,不可以轉移。
愿君懷夙歡,毋忘皓首期。
漢水沉碑安在哉,
千年峴首獨崔嵬。
平生不作羊公計,
但欲無名死草萊。
漁唱依稀過野塘
炊煙四起入蒼茫
一枝柔櫓水天闊
滿港蘆花客夢長
何處孤村無好酒
卻留明月送還鄉
明朝小泊臨平路
渴就山泉細細嘗
趙壹能為賦,
鄒陽解獻書。
可惜西江水,
不救轍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