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吳洪二公三和之什 其二
衰容懶鑷白髭須
新詠難追紀少瑜
攀檻公曾排禹佞
下帷我亦鄙弘諛
瓶沽何必太玄也
褐博嘗聞大勇乎
捽茹膾肝均一飽
不知誰圣復誰愚
衰容懶鑷白髭須
新詠難追紀少瑜
攀檻公曾排禹佞
下帷我亦鄙弘諛
瓶沽何必太玄也
褐博嘗聞大勇乎
捽茹膾肝均一飽
不知誰圣復誰愚
衰老的面容懶得夾去白色的胡須,新作的詩難以追上紀少瑜的文采。您曾像朱云攀檻一樣直言排去佞臣,我也如董仲舒下帷般鄙視公孫弘的阿諛。買酒何必效仿揚雄作《太玄》,粗衣士人不也有大勇的典故嗎?無論是粗食還是美食都能飽腹,不知誰才是圣明誰又是愚鈍。
鑷:鑷子,此處作動詞,指夾取。
紀少瑜:南朝梁文學家,《南史》載其夢陸倕授筆而文才大進,代指才思敏捷者。
攀檻:用漢朱云諫成帝典故,朱云攀斷殿檻彈劾佞臣張禹,此處贊吳洪二公剛直。
下帷:《漢書》載董仲舒下帷講學,指閉門苦讀。
弘諛:公孫弘,漢武帝時丞相,以阿諛取容,代指諂媚之人。
太玄:揚雄《太玄經》,代指玄奧之學,此處喻不必拘泥形式。
褐博:《莊子·秋水》“褐寬博”指穿粗布衣服的士人,喻平凡而有大勇之人。
捽茹:粗略咀嚼的食物;膾肝:精細的肉食,二者代指不同生活狀態。
此為詩人與吳洪二公唱和之作,或作于晚年。時詩人歷經世事,心境淡泊,借酬和之機,既贊友人品格,亦表自我堅守,傳遞超然處世態度。
全詩通過酬和友人,贊頌剛直品格,鄙棄阿諛之風,以飲食之喻收束,深化對智愚無別、坦然自適的思考,體現詩人淡泊超然的人生境界。
詩逢惡境無一字,酒為可人須百杯。
醉眼卻愁天地窄,頹齡肯受歲華催。
秋生遠樹吹紅葉,雨過空庭滿綠苔。
飲罷從教黃鵠舉,吟邊宜看白鷗來。
白蓮庵下犂春屋,正是吳山大隠坊。
一任車塵飛不到,半生詩卷獨難忘。
眼明貴近清樽富,心折交游禿鬢涼。
十里芰荷湖水外,海濤秋浪更茫洋。
章水泉頭春雨晴,尋幽都騎眼須明。
固知地勝因人重,要是村深少客行。
飲散軒窗雖寂寞,歸余草樹亦敷榮。
清風洗盡塵間俗,忻慕誰云只晏嬰。
踏雪尋梅淺淺山,酒醺詩惱肯從還。
推敲忽在人煙外,酬酢更逢籬落間。
迫晚昏寒乘野逸,愛香凌亂任寬閑。
素衣塵土今如許,花底空窺豹一斑。
望斷湖山湖水西,君來我亦醉如泥。
只宜吏隠歌仍嘯,莫問兒饑號與啼。
巷仄人家隨地轉,庭空花草傍簷齊。
樓高又倚秋風老,待把君詩處處題。
君游城市卻山林,與我秋晴一日行。
來坐村庵天欲暮,歸從野寺月還明。
時尋小榼傾殘酒,更覓寒花嗅落英。
此意相從信無幾,絕憐風度各詩成。
孤山梅與玉溪梅,溪上山根歲歲開。
歸到鄉關須領畧,相逢官路且裴徊。
無非共醉窮冬景,其奈他吟處士來。
籬落園林浮動處,定應回首我塵埃。
一榻云居十七年,茶山香火了閑緣。
隨身竿木初無地,到手鈐槌亦信天。
喚起兩賢誰種竹,來尋北郭我烹泉。
塵塵剎剎眾生濁,消得禪宗建法筵。
富春山下賞花時,夜半潮生醉不知。
人事變遷驚易老,歲華荏苒嘆多奇。
風聲野樹吹殘葉,雪意江梅發好枝。
且喜彈冠天上去,舊登臨處為題詩。
甕??初熟二螯肥,空水生寒脫葉稀。
北闕既嘗縻爵服,西疇但且理牛衣。
由來意氣多忘老,到底功名卻欠歸。
冰玉故人真耐久,湖山相望翠煙霏。
放翁遺墨幾何年,云遶秋山月滿川。
摸索空驚久零落,追思猶恨少留連。
貞元人事誠如夢,正始文風信若仙。
江海凄涼易陳跡,山陰茅宇賀家船。
華發秋來忽滿梳,故人相見意何如。
強親杯酒歡無幾,尚覺篇章興有余。
世事紛然隨野馬,吾生老矣信蘧廬。
林間已下蕭蕭葉,雨過空山木影疎。
肯同桃李強攙春,自占空山野水濱。
老氣卻因高樹得,清姿不待數花新。
本來澹泊難從俗,縱入紛華亦絕塵。
最愛夜深霜重處,冷風吹起月精神。
海內師門復幾人,書來善誘意循循。
休論用舍與斯世,試較仙凡隔彼塵。
是道淵淵書自若,相傳本本話常新。
三山想像陳黃學,五馬歸來各素貧。
歲晚霜天雪夜時,地爐無火亦頻吹。
如今旱殺熱難過,以昔窮忙寒不知。
歲月只隨時變換,乾坤徒使氣推移。
馮生眾庶真何謂,翻手為云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