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里隘
疏雨度密樹,秋暑未能清。入林足云氣,隔竹多水聲。十步一涉澗,苔石紛縱橫。仆夫失腳屢,況乃流潦盈。陰木總自斃,怪禽時一鳴。遠客在畏道,落日豺虎驚。前村喜近驛,曖曖煙火明。解鞍不暇食,佇立嗟吾生。
疏雨度密樹,秋暑未能清。入林足云氣,隔竹多水聲。十步一涉澗,苔石紛縱橫。仆夫失腳屢,況乃流潦盈。陰木總自斃,怪禽時一鳴。遠客在畏道,落日豺虎驚。前村喜近驛,曖曖煙火明。解鞍不暇食,佇立嗟吾生。
萬玉朝宗鳳扆,千金率領龍媒。眄鼓凝驕躞蹀,聽歌弄影徘徊。
天祿遙征衛叔,日龍上借羲和。將共兩驂爭舞,來隨八駿齊歌。
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
帝皂龍駒沛艾,星蘭驥子權奇。騰倚驤洋應節,繁驕接跡不移。
二圣先天合德,群靈率土可封。擊石驂驔紫燕,??金顧步蒼龍。
圣君出震應箓,神馬浮河獻圖。足踏天庭鼓舞,心將帝樂踟躊。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
月綴金鋪光脈脈,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軟碧搖煙似送人,映花時把翠眉顰。青青自是風流主,漫飐金絲待洛神。
瑟瑟羅裙金縷腰,黛眉偎破未重描。醉來咬損新花子,拽住仙郎盡放嬌。
鵲橋初就咽銀河,今夜仙郎自性和。不是昔年攀桂樹,豈能月里索姮娥。
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無端裊娜臨官路,舞送行人過一生。
吳王宮里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枝下結同心。
橋北橋南千萬條,恨伊張緒不相饒。金羈白馬臨風望,認得羊家靜婉腰。
狂雪隨風撲馬飛,惹煙無力被風欹。莫交移入靈和殿,宮女三千又妒伊。
裊翠籠煙拂暖波,舞裙新染曲塵羅。章華臺畔隋堤上,倚得春風爾許多。
日腳淡光紅灑灑,
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解冬嚴,
已就長日辭長夜。
春入行宮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煙絲。如今柳向空城綠,玉笛何人更把吹。
爛熳春歸水國時,吳王宮殿柳垂絲。黃鶯長叫空閨畔,西子無因更得知。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誰風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嫩綠輕懸似綴旒,路人遙見隔宮樓。誰能更近丹墀種,解播皇風入九州。
暖風晴日斷浮埃,廢路新條發釣臺。處處輕輕可惆悵,后人攀處古人栽。
潭上江邊裊裊垂,日高風靜絮相隨。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汴水高懸百萬條,風清兩岸一時搖。隋家力盡虛栽得,無限春風屬圣朝。
和花煙樹九重城,夾路春陰十萬營。唯向邊頭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窗外齊垂旭日初,樓邊輕好暖風徐。游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
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曲江亭。陶家舊日應如此,一院春條綠繞廳。
帳偃纓垂細復繁,令人心想石家園。風條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門愛樹萱。
數首新詞帶恨成,柳絲牽我我傷情。柔娥幸有腰支穩,試踏吹聲作唱聲。
高出軍營遠映橋,賊兵曾斫火曾燒。風流性在終難改,依舊春來萬萬條。
縣依陶令想嫌迂,營伴將軍即大粗。此日與君除萬恨,數篇風調更應無。
狂似纖腰軟勝綿,自多情態更誰憐。游人不折還堪恨,拋向橋邊與路邊。
朝陽晴照綠楊煙,一別通波十七年。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里卓旌旃。
晴垂芳態吐牙新,雨擺輕條濕面春。別有出墻高數尺,不知搖動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樓,因掛垂楊立地愁。牽斷綠絲攀不得,半空懸著玉搔頭。
西園高樹后庭根,處處尋芳有折痕。終憶舊游桃葉舍,一株斜映竹籬門。
劉白蘇臺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踏曲興無窮,調同詞不同。愿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宜春苑外最長條,閑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南內墻東御路傍,預知春色柳絲黃。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情人最斷腸。
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線拂平橋。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細腰。
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春愁。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欄干半入樓。
館娃宮外鄴城西,遠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孫歸意切,不關春草綠萋萋。
兩兩黃鸝色似金,裊枝啼露動芳音。春來幸自長如線,可惜牽纏蕩子心。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柱繡芙蓉。景陽樓伴千條露,一面新妝待曉鐘。
織錦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征人。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莫折宮前楊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傷心日暮煙霞起,無限春愁生翠眉。
凝碧池邊斂翠眉,景陽臺下綰青絲。那勝妃子朝元閣,玉手和煙弄一枝。
閭門風暖落花干,飛遍江南雪不寒。獨有晚來臨水驛,閑人多憑赤闌干。
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潤翻成長養功。恰似有人長點檢,著行排立向春風。
根柢雖然傍濁河,無妨終日近笙歌。驂驂金帶誰堪比,還笑黃鶯不較多。
萬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吳臺各自垂。好是淮陰明月里,酒樓橫笛不勝吹。
曉涼暮涼樹如蓋,
千山濃綠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氳,
風俗今和厚,
君王在穆清。
行看采花曲,
盡是太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