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九月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
月綴金鋪光脈脈,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
月綴金鋪光脈脈,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離宮中螢火蟲四處飛散,天空如碧水般澄澈,竹子枯黃,池塘寒冷,芙蓉花已凋零。月光灑在飾金的鋪首上,閃爍著脈脈清光。報曉的衛士停止了傳唱,天色漸亮,遠處傳來瓏璁聲,烏鴉在井邊的稀疏桐樹上啼叫。
離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金鋪:門上的獸面形銅制環鈕,以金為之,稱金鋪。
雞人:古代宮中,于天將亮時,有頭戴紅巾的衛士,執雞籠,學雞啼,以報曉,謂之雞人。
瓏璁:玉石相擊聲,這里形容清晨的清越之聲。
李賀生活在中唐時期,社會動蕩,政治腐敗。他一生仕途不順,懷才不遇。此詩可能是他在某個秋夜,聯想到離宮曾經的繁華與如今的衰敗,結合自身境遇而創作,借景抒情,抒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離宮秋夜的清冷衰敗之景,抒發時光易逝、繁華不再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賀獨特的詩歌風格,以奇幻冷艷之筆展現獨特情感。
都門大隱喜看山,鶴榻時橫梵宇間。風動數聲棕葉響,卻驚清晝夢魂閒。
分袂愁何恨,開函喜不禁。三年羈旅思,千里故人心。日落梁溪暮,花殘魯地陰。天臺如有賦,雙鯉莫浮沉。
十里平沙路,垂楊護野桃。河聲隨岸轉,塔影出城高。犁雨人耕野,嘶風馬戀槽。行行不知晚,斜日落征袍。
嗟彼牛山游,胡為淚如霰。
弟兄落落峙雄名,字落青珉定有靈。地下可能□□劍,人間喜似出蘭亭。物殊壽夭故難知,誰欲寬為久遠期。塵土未能昏故楮,泥沙先已蝕殘碑。幾錢典質樂毅論,十鼓尚闕周宣詩。響急黃樓須徹夜,碑埋峴首豈無時。
湖波蕩漾砥中流,夾岸漁蓑弄小舟。鷗鷺忘機沙渚立,煙霞落影漢光浮。橫橋一帶朝虹駕,泉石雙關暮景收。馬首東游方倦賞,前村杯酒樂相酬。
木犀花落芙蓉綻,知他雁門開未。金谷園中,平泉莊上,又見許多興廢。今非昔比。試仔細思量,越添憔悴。怕上高樓,夕陽山外水東逝。重經王謝鄰里,尚依然認得,門巷還是。車馬誰來,管弦何在,惆悵盛筵難繼。吾生老矣。比宋玉愁多,更加一倍。月到窗前,滿城砧韻起。
錦緞香殘玉尚溫,珠燈別淚濕輕塵。珊瑚鐵網千絲結,翡翠銀屏小語親。如意酒,有情人,試將紅葉認蘭根。而今只有湘妃竹,長夜依依繞夢云。
出家要清閑,清閑即為貴。如何塵外人,卻入塵埃里。一向迷本心,終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況復不遂者,虛用平生志。可憐無事人,未能笑得爾。
相知未久又分襟,春色離情兩不禁。暫解瑤琴辭汴水,還衣晝錦過家林。野塘日暖冰消玉,官路風和柳亸金。談笑青油有馀興,鱗鴻頻為寄佳音。
密壤穿根蒂,風霜亦飽經。如何純白質,近蒂卻微青。
黃鶴巍樓破紫煙,武昌天接漢陽天。開樽且縱登樓目,說劍休論駕鶴年。只鹿覆蕉真亦夢,五湖放舸骨疑仙。無端好景難成詠,猶羨崔公筆似椽。
何處雞聲枕上聞,碧紗窗外曙初分。庭花欲發含朝露,海日將生散曉云。解組久同南郭隱,守株無愧北山文。殘生病后堪行樂,不羨區區竹帛勛。
少年豪俠浪相矜,旋過平陽復杜陵。興到酒徒空有約,春殘花債向誰征。更開金埒閑調馬,試學吳歌戲采菱。游罷回鞭指芳樹,倉庚飛去但聞鷹。
士元來訪潁川公,桑下清談有素風。不扣洪鐘安識響,更聞妙句豈宜蒙。如君晚節猶堪奮,期我高名莫大穹。此別應難問消息,寄書無惜到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