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楊眉庵次韻李義山無題詩五首 其三
纖纖斜日弄微風,腸斷仙山碧海東。鸞鏡有塵空自掩,雁書無路若為通。愁橫柳葉眉顰翠,淚濕桃花臉暈紅。盡道芳年易憔悴,莫教青鬢作秋篷。
纖纖斜日弄微風,腸斷仙山碧海東。鸞鏡有塵空自掩,雁書無路若為通。愁橫柳葉眉顰翠,淚濕桃花臉暈紅。盡道芳年易憔悴,莫教青鬢作秋篷。
諸侯崇魯學,羔鴈日成群。
外史刊新韻,中郎定古文。
菁華兼百氏,縑素備三墳。
國語思開物,王言欲致君。
研精業已就,懽宴惜應分。
獨望西山去,將身寄白云。
宗社運微衰,山摧甘井枯。
不知千載后,更有此人無。
政入龔黃甲,詩輕沈宋徒。
受恩酬未得,不覺祗長吁。
大道貴無心,圣賢為始慕。
秋空共澄潔,美玉同貞素。
偉哉桐江守,雌黃出金口。
為文能廢興,談道弭空有。
雪林槁枯者,坐石聽亦久。
還疑紫磨身,成居靈運后。
地角天涯外,人號鬼哭邊。
大河流敗卒,寒日下蒼煙。
殺氣諸蕃動,軍書一箭傳。
將軍莫惆悵,高處是燕然。
夜雨山草滋,爽籟生古木。
閑吟竹仙偈,清于嚼金玉。
蟋蟀啼壞墻,茍免悲局促。
道人優曇花,迢迢遠山綠。
不是將軍勇,胡兵豈易當。
雨曾淋火陣,箭又中金瘡。
鐵嶺全無土,豺群亦有狼。
因思無戰日,天子是陶唐。
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古往今來轉青碧。
淺近輕浮莫與交,地卑只解生荊棘。
誰道黃金如糞土,張耳陳余斷消息。
行路難,行路難,君自看。
峴首千里情,北轅自茲發。
煙霞正登覽,簪筆限趨謁。
黃鶴望天衢,白云歸帝闕。
客心南浦柳,離思西樓月。
留賞景不延,感時芳易歇。
他晨有山信,一為訪林樾。
儻在扶天步,重興古國風。
還如齊晏子,再見狄梁公。
棠樹梅溪北,佳城舜廟東。
誰修循吏傳,對此莫悤悤。
共是竹林賢,心從貝葉傳。
說經看月喻,開卷愛珠連。
清凈遙城外,蕭疎古塔前。
應隨北山子,高頂枕云眠。
山接胡奴水,河連勃勃城。
數州今已伏,此命豈堪輕。
磧吼旄頭落,風干刁斗清。
因嗟李陵苦,祗得沒蕃名。
果熟無低枝,芳香入屏帷。
故人久不來,萱草何離離。
苦吟齋貌減,更被杉風吹。
獨賴湖上翁,時為烹露葵。
榆葉飄蕭盡,關防烽寨重。
寒來知馬疾,戰后覺人兇。
燒逐飛蓬死,沙生毒霧濃。
誰能奏明主,功業已堪封。
不會當時作天地,剛有多般愚與智。
到頭還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氣。
大道冥冥不知處,那堪頓得羲和轡。
義不義兮仁不仁,擬學長生更容易。
負心為罏復為火,緣木求魚應且止。
君不見燒金煉石古帝王,鬼火熒熒白楊里。
掃盡狂胡跡,回頭望故關。
相逢惟死鬬,豈易得生還。
縱宴參胡樂,收兵過雪山。
不封十萬戶,此事亦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