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圣光獻皇后挽辭二首 其二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難。具美多前志,馀光永后觀。遺衣遷館御,祖載出宮菆。終始神孫孝,長留萬國歡。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難。具美多前志,馀光永后觀。遺衣遷館御,祖載出宮菆。終始神孫孝,長留萬國歡。
雨聲林外盡,秋色望中添。
落日掛疏柳,遠江橫暮簷。
好風疑有意,墮葉故爭簾。
為問樓中客,胡為盡日淹。
憮憮庭下樹,陰影日已敷。癯癯閉門人,簟席自卷舒。
髙枝就遠冠,曲枝掛裳裾。還來從此息,臥視詩與書。
桓桓門外客,從徒駕驪駒。不知來何聞,乃肯顧我閭。
呼兒往應門,謂言出在涂。非我敢厭客,非客與我疏。
以予拙語言,無以得客娛。一不當客意,恐與世患俱。
不如兩相忘,何能效紛如。
萬里長為客,飛飛豈自由。
情知稻粱急,莫近網羅求。
關塞風髙夜,江湖水落秋。
哀鳴徒自切,誰謂爾悲愁。
君唱奈髙何,君休我試歌。
古今愚智府,天地是非羅。
何日功名就,青云日月磨。
俗兒吾不較,計此竟誰多。
犬羊飬于人,壯則人食之。
猛虎嗜人肉,終昧獵者機。
豺狼與狗同,為害豈必威。
封狐能為人,還作行子妻。
紛紛世趣竟多途,失在從人得在吾。
茍獲一時兒女笑,定罹千古圣賢誅。
微生何事疑人佞,孟子當年亦自迂。
滿眼悠悠懶商較,盡留來者議賢愚。
自古名士紛如毛,多見博帶裳衣褒。如其可學不可逮,三滿夫子皆儒豪。
其文淵源尤可愛,江海駕蕩相吞滔。方吾少時未識愧,引領日望聲齊髙。
窮吭折吻氣力絕,始盡退伏非所曹。近來筆硯思置去,新詩茍有亦自韜。
閑時屢索不肯出,若欲獻貴賤厥操。李君南來久有日,我始得見試捾搯。
忽逢詩挑欲我接,快句銳利磨矛刀。要令口獻近章句,若急敵迫不可逃。
顏頳舌澀不可吐,滯若亂緒強抽搔。惟其自陳尚訥怍,況又聽者寧不聱。
退歸自與敗者比,誓欲棄甲弓矢櫜。新詩見投又須和,咄哉自守何不牢。
雨雪不止泥路迂,馬倒伏地人下無。
居者不出行者止,午市不合入空衢。
道中獨行乃誰子,餓者負席緣門呼。
髙堂食飲豈無棄,愿從犬彘求其余。
耳聞門閕身就拜,拜伏不起呼群奴。
喉干無聲哭無淚,引杖去此他何如。
路旁少年無所語,歸視紙上還長吁。
皖上相逢昔少留,登樓隱幾聽鳴鳩。
山峰行處今何在,溪水流乘此有不。
就食四方甘不系,為生一世信長浮。
共知局促京沙里,回首當時始覺差。
甫里先生得古風,放身全入隱淪中。
足磨漢榻星辰動,筆挫吳天物象空。
往事欲尋人寂寂,舊田安在雨蒙蒙。
當時引重髙才者,誰是曾來一畝宮。
秋霜濯空林,暮日在峰頂。
冥冥起長風,稍稍絕遺影。
驍禽值猛搏,俯取不待頃。
豈非求者乖,矯翮成遠聘。
未能謝榛莽,那用遽悼悻。
此心竟可憐,得失未宜病。
流沙不勝車,弱水不載舟。
謂言行子歸,無苦事遠游。
寄子素絲裳,聞子衣苦單。
失今不來還,歲晚將奈寒。
病中雙淚語前流,藜藿無端肉食憂。
常嘆平時輕死士,未知誰手付天矛。
好將弓劍隨軍去,況是英雄得志秋。
若使班超終把筆,由來何路取封侯。
鑿石開山已幾年,半天臺殿聳危巒。
曉鐘聲向云邊落,夜月光從檻底看。
野色難藏千里秀,松風長占一軒寒。
老僧此處真佳隱,應笑塵勞效小官。
昔來何悠悠,今去亦泛泛。豈自果進退,姑且便飲啗。
三代今去遼,士食久已濫。徒死不為義,可無茍石擔。
平生墮百為,且就投??槧。束身入世程,開口就人嘆。
怒喜有失得,眉睫煩窺瞰。野鳥或在籠,山猿有終檻。
能安此為命,雖失亦何憾。予嘗勇自明,磨古得前鑒。
抱關賢所容,較獵圣或暫。庶未負初學,尚為神所監。
予行人之嗟,我笑不為頷。子獨辱所厚,以詩系歸纜。
命和始自書,狂言庶非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