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效孫莘老 其二
犬羊飬于人,壯則人食之。
猛虎嗜人肉,終昧獵者機。
豺狼與狗同,為害豈必威。
封狐能為人,還作行子妻。
犬羊飬于人,壯則人食之。
猛虎嗜人肉,終昧獵者機。
豺狼與狗同,為害豈必威。
封狐能為人,還作行子妻。
狗和羊被人飼養,長大后就被人吃掉。猛虎喜歡吃人肉,最終卻會陷入獵人的陷阱。豺狼和狗同類,造成危害不一定靠威風。大狐貍能化作人形,還能成為游子的妻子。
飬:同“養”。
嗜:喜好,喜愛。
昧:不明白,陷入。
封狐:大狐貍。
行子:游子
孫莘老即孫覺,是北宋時期的官員、學者。此詩模仿孫莘老的風格創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和潛在的危險,詩人借此詩表達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揭示社會中潛藏的危險和不良現象,其突出特點是用動物來比喻人,形象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的觀察力和思考。
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莫折宮前楊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傷心日暮煙霞起,無限春愁生翠眉。
凝碧池邊斂翠眉,景陽樓下綰青絲。那勝妃子朝元閣,玉手和煙弄一枝。
少年金紫就光輝,直指邊城虎翼飛。
一卷旌收千騎虜,
白首漢廷刀筆吏,丈夫功業本相依。
離鴻聲怨碧云凈,
楚瑟調高清曉天。
盡日相看俱不語,
西風搖落數枝蓮。
清晝房廊山半開,一瓶新汲灑莓苔。
古松百尺始生葉,颯颯風聲天上來。
佳人臥病動經秋,簾幕襤縿不掛鉤。
四體強扶藤夾膝,惆悵近來消瘦盡,淚珠時傍枕函流。
七里垂釣叟,還傍釣臺居。
莫恨無名姓,嚴陵不賣魚。
累累墟墓葬西原,
六代同歸蔓草根。
唯是歲華流盡處,
石頭城下水千痕。
江流不動月西沈,
南北行人萬里心。
況是相逢雁天夕,
星河寥落水云深。
一粒硫黃入貴門,
寢堂深處問玄言。
時人盡說韋山甫,
昨日余干吊子孫。
十里長街市井連,
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
禪智山光好墓田。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沉沉,越鳥巴猿寄恨吟。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云心。
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朱氏西齋萬卷書,
水門山闊自高疏。
我來穿穴非無意,
愿向君家作壁魚。
兒郎漫說轉喉輕,須待情來意自生。只是眼前絲竹和,大家聲里唱新聲。
十二年前邊塞行,坐中無語嘆歌情。不堪昨夜先垂淚,西去陽關第一聲。
春風南內百花時,
道唱梁州急遍吹。
揭手便拈金碗舞,
上皇驚笑悖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