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林五十詠 其四十八 折蔬亭
蘆菔鼠尾大,蔓菁兔耳長。先生不忍摘,野客卻同嘗。
蘆菔鼠尾大,蔓菁兔耳長。先生不忍摘,野客卻同嘗。
點就迎郎雙笑靨。近日人來,真個歸期絕。盡日無言心自咽。春枝灑滿寒鵑血。
女伴強來相解說。儂不相思,怎把相思歇。留取羅裙香幾摺。何時教看啼痕疊。
青年抗疏動重華,萬古綱常為漢家。狀貌張良成羽翼,才名賈傅出長沙。承家世篤孤忠遠,報國心懸白日高。海上于今頻北望,宸衷應已念西曹。
高臥清齋聽曉鐘,行吟雙樹寄幽蹤。今宵對爾青藜杖,它日應傳白鶴峰。
吳越歸來十載馀,乾坤空老萬山居。忽馳北海通家刺,欲效河汾詣闕書。
歷歷銀飆簾外落,又是一番節序。今宵停寶杼,正南部煙花,西風牛女。
端正窺簾,輕狂換盞,多少良儔俊侶。有白發何戡,青春張緒,流商刻羽。
漸露濕瓜筵,月穿針孔,紗幮無暑。醉搖梔子樹。是郁金堂后西偏路。
誰知道、三生杜牧,前度劉郎,重來還到聽歌處。鈿盒一朝分,記不起、長生私語。
算此際、情偏苦。離多會少,豈獨天邊河鼓。客且歌完金縷。
太學先生善識花,
得花精處卻因茶。
萬紅香里烹馀后,
分送天津第一家。
客有風塵者,飄然天地中。
重來滄海上,直在故園東。
芳草映華發,孤云覆斷蓬。
精藍諸品凈,獨與舊時同。
滿園花共竹,即是洞仙家。門對滄浪水,林開嵾上霞。有官尋白社,未老學丹砂。更擬淮南曲,知君心賞遐。
門閉碧溪頭,山光映水流。竹間書屋小,橋畔草亭幽。靜愛林中臥,閑尋物外游。自嫌黃綬俗,情為白云留。
歌檀斂袂??澙@雕梁塵暗起。
柔潤清圓。百琲明珠一線穿。
櫻唇玉齒。天上仙音心下事。
留往行云。滿坐迷魂酒半醺。
《國風》終《曹》《檜》,戰國遂無詩。
漢魏稍萌芽,齊梁益卑卑。
治少亂日多,《雅》《頌》亦已微。
千載一詩王,牛酒不飫饑。
后人論皮骨,流派彌紛歧。
無病而呻吟,世猶疑繼之。
白賁本無色,大樂貴聲希。
寂寞誰與娛,谷音或庶幾。
勘亂能文義勇兼,
千秋關岳道尊嚴。
雕梁畫棟規模備,
門列雙獅足壯瞻。
英英深林蘭,發發不自閟。
誰遣入市門,樵夫強解事。
渠雖賞芬芳,我自羞嫵媚。
懷哉山中人,紉結參佩璲。
千里巖疆峙海東,
將軍籌策遠能通。
我來相度邊防勢,
試駕輪舟勝順風。
花下飲馀留晚轡,
溪邊行處把春衫。
東風作惡波微起,
不得移舟滴水巖。
詩人從古例遭窮,
秀句多緣寒餓工。
珍重一編丁卯集,
運丁衰晚有唐風。
江南雙鯉入春潮,客寄梁溪隱更招。
都講每從支遁坐,賃舂猶在伯通橋。
椷來白雪歌難和,夢去青山路已遙。
強欲報君無尺素,橘洲空自老漁樵。
天南土風暖,入夏火云偏。游子憶賜冰,倦馬思飲泉。高城俯清江,山路蜿以蜒。何不息塵鞅,愧彼衡門賢。
頻年道傍子,來往見驂騑。為問關南客,琴書今是非。曉露聞芳杜,初日試荷衣。不有城東社,安能忘遄歸。
四月黃梅雨,山亭水氣涼。主人方岳長,家系出熊湘。昨年蔣詡歸,三徑招求羊。如何厭世紛,空馀水云鄉。
湜湜池中魚,熠熠枝上禽。禽聲一何哀,魚泳如有心。猶記含環歸,日暮聽鳴琴。感此嘆人生,胡為悲陸沉。
夜臨太玄宅,朝登文選樓。樓中書萬卷,一帙涵千秋。楚史不可作,誰能讀墳丘。嗟哉傳經人,世業思箕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