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白醉歸圖 其四
玉皇五色麟,不踏京華塵。如何捉明月,一醉三千春。
玉皇五色麟,不踏京華塵。如何捉明月,一醉三千春。
亭院無多地,清幽稱客居。
時艱思引疾,眼暗尚鈔書。
階溜浮花片,巢鳩喚雨余。
只如入叢蔚,風景儼吾廬。
上日之官去,東門祖帳開。青云明淑景,朱紱稱清才。花亂雛鶯囀,江晴旅雁回。倘逢孫學諭,為報寄書來。
二月風濤壯,渡江愁遠人。舟航那可恃,童仆轉須親。日射黃牛渚,天低石馬津。向來臨眺地,及此故傷情。
千里王文學,南尋庾嶺歸。諸生供祖帳,吾道有光輝。野樹重重合,林花日日飛。茆堂漳水近,莫遣信音稀。
溪路出南港,野林依古原。偶行桑樹曲,頗似桃花源。茅屋居人遍,晴灘稚子喧。依依耦耕者,相對已忘言。
豐城龍化遠,湛湛墨池深。每愛葛希亮,親承鄧蔚林。紫云騰瀚海,香霧襲書林。膠法親前輩,清貞見爾心。
黃楊一尺許,千葉更千枝。秪益階庭玩,能忘云漢思。雨荒承碧蘚,風定注游絲。傷極偏多感,南歸得共移。
弱質不自植,扶疏故滿林。繁英春后盡,病葉雨中深。斬伐非吾意,匡持見夙心。山茶亦何事,晏歲足清陰。
豈謂無家別,三人各遠方。已嗟甘旨薄,翻作道涂長。瀲水風湍白,瑤岡霧樹蒼。書來定早晚,莫遣雁相將。
好在程溪上,月高愁掩扉。也應念行客,獨自對清輝。細草露初白,高河云正稀。庭前紫荊樹,歸夢故依依。
山骨累層階,破碎各盈尺。
界斷眾峰青,丹赭紛然積。
巍峨敞畫屏,俯瞰嘉陵白。
半崖簇樓觀,知是仙靈宅。
孤根戴短亭,杰閣逗危石。
窗欞粲可數,照眼亂金碧。
時有飛云來,亭亭如遠客。
美人愛淡妝,豈必棄芳澤。
何年李將軍,留此小斧劈。
掛角羚羊詡正宗,
每從澹墨想春容。
如皋馬上論詩日,
小簇山光幾得逢。
羊腸南下朔風天,
野戍朱旂思惘然。
水似羞夷忙赴海,
山誠歸漢內馳煙。
象奴貫耳吹蘆管,
虎旅橫戈臥稻阡。
間俗卻憐氛祲惡,
斷云推月照愁眠。
孤舟來絕島
萬里望長安
江北秋風起
淮南暑氣殘
天空丹葉下
日落白鷗寒
回首東溟外
凄清月一團
禾熟秋原靜,高蟬尚遠音。半荒愁雨菊,獨秀畏風林。老覺田原好,慵疏里巷尋。心知阿連勝,新向佛乘深。
懶曠期陶謝,呼兒讀晉書。葛巾傾泛瀲,蠟屐上嵚嶇。回向空門舊,揩磨意地初。未堪朝市隱,且欲去衡廬。
宦途自此心長別,
世事從今口不言。
豈止形骸同土木,
兼將壽夭任乾坤。
胸中壯氣猶須遣,
身外浮榮何足論。
還有一條遺恨事,
高家門館未酬恩。
圖中想像晉桃源,問著桃源不敢言。
只道亂來無境土,誰知靜里有乾坤。
年深莫辨煙霞跡,洞古猶粘苔蘚痕。
吟杖懶隨劉阮去,漫尋春色到柴門。
山鬼馮人技易窮,方知萬事屬天公。興亡滿眼歸遼鶴,得失無心老塞翁。牙軸尚存供炳燭,玉臺重整試飛蓬。書生枉下昭陵淚,塵土何曾浣太空。
地老天荒行路難,塵羈初解怯憑闌。故人嗚咽探詩卷,弱女嚶咿傍晬盤。姓氏與誰投白社,湖山從此著黃冠。蟲沙觸磕公休論,且為斯文勉一餐。
王戎鉆死于陵李
彌子分殘曼倩桃
花鳥新來皆命薄
蛇龍此日足功高
蕉邊夢亦爭秦鹿
槐下魂猶嗾晉獒
只遣狂夫添白眼
攤錢三峽狎奔濤
仆婢都因藥餌忙,
自量生理坐胡床。
拋書豈有安身法,
止酒應無卻病方。
老圃尋花風邑邑,
空庭待月露瀼瀼。
南天草木逃秋令,
爛熳驚看鏡里霜。
兒談梵夾婢談兵,
消息都防老父驚。
賴是搖鞭吟好句,
流傳鄉里只詩名。
老至難自力,所患艱持行。
顛踣常取憎,隤放誰見明。
何期交戟內,扶掖許畦丁。
但諗衰蹇蹤,而無禮法程。
度外誠優恤,事往終屏營。
故園雖就荒,桑麻曖郊坰。
過從盡科跣,衡門無送迎。
再少諒無期,勿藥亦身輕。
冷攤無地訪慈仁
聽雨樓荒話近鄰
獨擁殘書隨坐臥
紅橋愁憶冶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