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一賦阿房,水之江漢星之斗。□□□授。不待形容口。□□□□,□□□□秀。宜稱首。肯教韓柳。獨擅文章手。
一賦阿房,水之江漢星之斗。□□□授。不待形容口。□□□□,□□□□秀。宜稱首。肯教韓柳。獨擅文章手。
遺體即母身,哀哀勿重陳。
一貽泉壤憂,兩見霜露晨。
繁霜與重露,涂抹隨荊榛。
身即未殞滅,強與松柏春。
遂于搖落中,見此天地仁。
玄鳥已辭社,蓐收方降莘。
拭淚聲秋旻,何由酬艱辛。
高橋沙水涸,臺城蔓草纏。
下有煩冤人,誦此危苦篇。
我生楚臣后,身在江楓前。
但見去魂遠,不見歸魂還。
惟昔愛好詞,細碎窮注箋。
中間多佚事,他書亦不傳。
極欲補闕漏,今方長棄捐。
重效嘈囋聲,庶幾與周旋。
管領風光此會稀,坐中賓客總能詩。
神仙有洞尋難見,山水當軒看轉奇。
春不再生陶侃柏,人來多打李邕碑。
因思屈賈傷今古,國有忠臣無用時。
野人無事時,常誦極玄詩。
寫遍千山寺,吟行九曲溪。
誰為補天手,同是決云兒。
欲去無人問,今霄醉似泥。
聯魁金玉龍頭選,詔下今朝遇己知。
上國風光初曉日,御階恩渥暮春時。
內庭考最稱文異,臚唱宣名獎意奇。
故里仙才若相問,一年攀折兩重枝。
長記春風拂拂吹,烏奴江上濯漣漪。
便論槃叟心傳日,更及南翁指授時。
戎貊也應知姓字,親朋未必記芝眉。
公朝有意開皇極,不用溪頭理釣絲。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賢。
蘭亭價為羲之重,峴首名因叔子傳。
紫翠數峰長在眼,瑯玕萬個欲參天。
老夫身墮塵埃底,遙挹清風亦灑然。
山濃樹密春欲浮,農夫有事營西疇。鵓鴣聲歇風雨急,田塍滑?如翻油。
牢披蓑衣緊系笠,渾身水流兩股栗。揀時浸種開稻包,心急鞭牛牛步急。
前年春寒再移秧,去年夏旱赤地荒。東隣西保幾人在,渠今尚得本身強。
低頭無言心似苦,定愿五風十日雨。禾頭粒粒飽秋露,糠籺充腸米田主。
我家鏡湖煙水湄,身雖不耕眼見之。何人得此畎畝趣,短紙寫出無聲詩。
坐令展卷三太息,力穡莫供浮末食。君看此輩終歲勤,返向溝中作捐瘠。
洙泗之根枯無芽,千五百年復生花。章通句解到圣處,格高調古意易差。南岳一登光萬丈,下照百物窮幽遐。天公欲振斯文緒,卓爾大雅生長沙。
淡如清廟有遺味,粹如白璧無纖瑕。周旋禮樂今冠冕,彈壓妖怪古鏌铘。翺翔秘館育儀羽,岌嶪殿中峩觸邪。忽驚云霧蔽日月,一落湖海潛煙霞。
浮言既空望逾遠,欻起仍乘使者車。急祗臨遣護襄漢,旋奉溫詔來三巴。春風所及自和氣,坐令四境還桑麻。五月渡瀘臣敢憚,晝日三接恩意加。
皇心念爾蜀父老,因以與爾毋咨嗟。但見田畝興孝悌,已無稂莠勞梳爬。洋洋韶頀出正始,一洗下俚之淫哇。夤緣末學被羅致,得以文藝陪絳紗。
作興詩書盛樂育,謂之文翁寧非耶。蜀人德公盛于衛,思厚報之吟木瓜。二陽寖長今初度,門無雜賓賓則嘉。欲酌北斗薦眉壽,聽我祝辭人無嘩。
先生直上作舟楫,領袖夔契承勛華。心回元化位天地,手挈魁柄扶邦家。工師作室貴兼用,施置寧遺負與叉。自憐愚魯無所似,獨于詩書涉津涯。
有如使之執經侍,或能誦說圣人污。古來好善優天下,珍重先生借齒牙。
禮經遺子略聞之,大法昭然世莫違。
初學卑卑由禮立,終身懇懇欲仁依。
蕓苗自我持三勿,克己從頭絕四非。
往教舊盟如可踐,警其懈惰久心希。
積鏹多金生怨尤,一溫飽外更何求。
自甘韜遁陶元亮,不愛贏余馬少游。
何取累累兼若若,終成莫莫與休休。
花前適意三杯酒,萬事忘機對白鷗。
中興詔下九重天,分建科場貢蜀賢。
急就佛宮嫌北面,載開儒館墮西偏。
得人自昔英才盛,擇地于今氣象全。
多士深思公雅意,要收鴻碩副詳延。
聞君臥病知何病,醫者難從脈上尋。
自是讀書多損氣,或緣憂國重驚心。
飽參妙理床頭易,細寫幽懷膝上琴。
蛇影無疑自無恙,此方何止直千金。
今年寒食好天色,游人踏青行不極。
尋山不憚千里遠,往往啼號濕松柏。
一杯才酹墳上土,祗就墳前便歌舞。
故鄉自有懊惱聲,插腰羊皮小番鼓。
吁嗟悲歡一餉間,但恨死人不能語。
君不見北客紛紛俱落南,先冢盡被胡塵漫。
影堂逢節具飲食,魂魄夜行溪谷山。
竹暗僧窺戶,莎寒鶴上廳。壁懸陳處士,屏貼少微星。
壘甓為蔬圃,埋盆學蓼汀。自知癡得計,常用醉為醒。
野客兼稱仆,幽禽代作伶。浴鳧翻落磵,鬭雀墮空庭。
算數推三甲,防身召一丁。案頭松葉響,墻角柚花馨。
梵庋堆書笈,醪罌隠粟缾。茅茨隠煙雨,雞犬也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