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詩 其三十二
萬理盡東魯,群空乃西來。馀子騁千涂,憧憧何取材。學聚蔽穹壤,白紛無遺哀。慹然對今古,至樂不自裁。
萬理盡東魯,群空乃西來。馀子騁千涂,憧憧何取材。學聚蔽穹壤,白紛無遺哀。慹然對今古,至樂不自裁。
自翦青莎織雨衣,南峰煙火是柴扉。
萊妻早報蒸藜熟,童子遙迎種豆歸。
魚下碧潭當鏡躍,鳥還青嶂拂屏飛。
花時未免人來往,欲買嚴光舊釣磯。
百年身世似飄蓬,澤國移家疊嶂中。
萬里綠波魚戀釣,九重青漢鶴愁籠。
西池水冷春巖雪,南浦花香曉樹風。
縱倒芳尊心不醉,故人多在洛城東。
病守江城眼暫開,昔年吳越共銜杯。
膺舟出鎮虛陳榻,鄭履還京下隗臺。
云葉漸低朱閣掩,浪花初起畫檣回。
心期解印同君醉,九曲池西望月來。
酷似牢之玉不如,落星山下白云居。
春耕旋搆金門客,夜學兼修玉府書。
風掃碧云迎鷙鳥,水還滄海養嘉魚。
莫將年少輕時節,王氏家風在石渠。
舊著思玄賦,新編雜擬詩。
江庭猶近別,山舍得幽期。
嫩割周颙韭,肥烹鮑照葵。
飽聞南燭酒,仍及撥醅時。
尚平多累自歸難,一日身閑一日安。
山逕曉云收獵網,水門涼月掛魚竿。
花間酒氣春風暖,竹里棋聲暮雨寒。
三頃水田秋更熟,北窗誰拂舊塵冠。
初來小苑中,稍與瑣闈通。
遠恐芳塵斷,輕憂艷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覺逆尖風。
回首雙飛燕,乘時入綺櫳。
陪泛芳池醉北樓,水花繁艷照膺舟。
亭臺陰合樹初晝,弦管韻高山欲秋。
皆賀虢巖終選傅,自傷燕谷未逢鄒。
昔時恩遇今能否,一尉滄洲已白頭。
三十六峰橫一川,綠波無路草芊芊。
牛羊晚食鋪平地,雕鶚晴飛摩遠天。
洛客盡回臨水寺,楚人皆逐下江船。
東西未有相逢日,更把繁華共醉眠。
白雪多隨漢水流,謾勞旌斾晚悠悠。
笙歌暗寫終年恨,臺榭潛消盡日憂。
鳥散落花人自醉,馬嘶芳草客先愁。
怪來雅韻清無敵,三十六峰當庾樓。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帬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鬼瘧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未驚雷破柱,不報水齊簷。
虎箭侵膚毒,魚鉤刺骨铦。
鳥言成諜訴,多是恨彤幨。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過回塘萬竹悲。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
豈到白頭長只爾,嵩陽松雪有心期。
江上西來共鳥飛,翦荷浮泛似輕肥。
王珣作簿公曾喜,劉表為邦客盡依。
云外軒窗通早景,風前簫鼓送殘暉。
宛陵行樂金陵住,遙對家山未憶歸。
碧樹蒼蒼茂苑東,佳期迢遰路何窮。
一聲山鳥曙云外,萬點水螢秋草中。
門掩竹齋微有月,棹移蘭渚淡無風。
欲知此路堪惆悵,菱葉蓼花連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