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鄭二秀才同舟東下洛中親朋送至景云寺
三十六峰橫一川,綠波無路草芊芊。
牛羊晚食鋪平地,雕鶚晴飛摩遠天。
洛客盡回臨水寺,楚人皆逐下江船。
東西未有相逢日,更把繁華共醉眠。
三十六峰橫一川,綠波無路草芊芊。
牛羊晚食鋪平地,雕鶚晴飛摩遠天。
洛客盡回臨水寺,楚人皆逐下江船。
東西未有相逢日,更把繁華共醉眠。
三十六座山峰橫列在一條河流之上,綠色的水波沒有行船之路,岸邊草兒茂盛。牛羊在傍晚時分在平地上覓食,雕鶚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飛接近遙遠的天際。洛陽的親友都從臨水的景云寺回去了,我和鄭二秀才這些楚人都登上了順江而下的船。東西分離后不知何時才能相逢,那就再一起在這繁華的時刻共醉而眠吧。
三十六峰:這里泛指眾多山峰。
芊芊:草木茂盛的樣子。
洛客:指洛陽的親友。
楚人:作者自指,因作者可能祖籍或生活區域屬楚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應是要與鄭二秀才乘船東下,洛陽的親朋到景云寺為他們送行。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在離別之際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離別之情。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離別之事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生動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當時的送別場景。
清門死節照當時,面血猶能赤義旗。常山睢陽信奇偉,英風生自洛留司。
漫漫長山去不分,欲于何處望閶門。寄聲蓮社還相憶,幾日歸鴻下故園。
重午日才過,又經四日逢華旦。月娥降誕。春早桃花嫩。許字方笄,金雀屏開半。東床選。門楣壯觀。偕老行如愿。
江頭春泥妨踏春,閉門守春春著人。問春著人作何味,半酣美酒聽韶鈞。
龍梭四壁。風浪生尋尺。卻上危亭孤嘯,天無際,水無極。百年緣底急。晚風牛背笛。回首故鄉千里,山一發,暮江碧。
自古皆有死,載歌酹清觴。嗟予早失怙,艱阻亦備嘗。母兮歲六十,終古青松傍。陟岡慟伯氏,忘簪悲孟光。后波逐前波,同歸溟漠鄉。飄風相飛旐,輿鐸聲央央。
郭西寺門雙石頭,水檻相對林塘幽。白花過雨落松暝,黃鳥隔溪鳴麥秋。衰朽虛蒙宣室問,淹遲實愛小山留。為貪佛日同僧話,滿袖天香念舊游。
三年同作圜扉客,料得閒邊況味同。酒到醒時情轉惡,詩因愁處句還工。潤侵衣袂催寒雨,聲透窗紗落葉風。得失固應關定分,相看何必感秋蓬。
國艷寧施粉,天香自染衣。
春色今年倍,晴看甲子占。綠尊從我好,白發任他添。觴詠幽情暢,湖山勝槩兼。斜川風物美,詩序愛陶潛。
宛洛飛龍地,岐豐下鳳年。河山西控蜀,象緯北朝燕。玉殿淩霄出,金城截海懸。嵯峨帝京色,萬古鎮江天。
水火誰傳既濟方,滿鐺香汗滴瓊漿。開尊錯認薔薇露,溜齒微沾菡萏香。水泄尾閭知節候,津生華蓋識溫涼。千鐘魯酒空勞勸,一酌端能作醉鄉。
官居城郭枕山根,嬉語兒童亦帶村。老子癡頑甘避俗,欲從社叟學方言。
江上魚肥春水生,江頭花落草青青。蔞蒿芽長蘆筍大,問君底事愛南烹。
車聲馬跡任營營,蘆溆襄羊境最清。萬卷圖書雙鬢老,五湖煙浪一舟輕。忘機已信馴鷗狎,洗耳那愁斗蟻驚。更喜甌窶秧水足,倚風扶杖看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