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二首 一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帬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帬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八歲時偷偷地照鏡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畫得長長的。十歲時到郊外春游,把芙蓉花當作自己的衣裳。十二歲開始學習彈箏,經常戴著銀甲不卸下來。十四歲時藏起來不見外人,料想是還沒出嫁。十五歲時在春風中哭泣,背對著秋千站在一旁。
長眉:古代女子以長眉為美。
踏青:春日郊游。
芙蓉:荷花。帬衩:衣裙。
銀甲:彈箏用具,用銀片制成。
藏六親:指女子到了一定年齡,要避免與親屬以外的男性接觸。
懸知:料想。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李商隱生活在晚唐,社會動蕩,個人仕途坎坷。此詩可能是借少女的成長和情感,來隱喻自己懷才不遇、渴望施展抱負卻無人賞識的心境。
主旨是借少女成長的經歷抒發情感。其突出特點是以少女生活片段展現情感變化。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商隱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郁郁楸梧動晚煙,一庭風露覺秋偏。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殘陽更亂蟬。去國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記當年。白頭來往人間遍,依舊僧窗借榻眠。
秀靨嘲花,流波墜露。春風緩緩斜陽暮。一周盼候一佳期,無端總被紅塵誤。脈脈情思,悠悠意緒。何時復與低低訴。楊花豈是愛飄流,無非未到歸依處。
白云山下即龍堆,舊日丁零大帳開。奇畜盡從沙漠至,遠人兼帶雪霜來。無多越女留炎徼,不斷明妃去紫臺。朝漢有誰還朔望,雕青天子在蓬萊。
山川佳氣郁蔥開,景入靈辰上翠嵬。覽勝卻從楊子去,招邀又見鄧侯催。尊開竹葉煙凝劍,風送梅花雪滿杯。回首隱玄高士集,陽春贏得袖中回。
水流怪石激悲聲,遙眺云山無限情。北極賓春梅氣暖,東溟盥日海波平。泰階凝瑞稀千古,圣學緝熙仰大明。重憶哲人冰雪夜,剔燈搔首讀碑銘。
平地開玉井,灼灼芙蓉吐。中有千歲龜,時吸花上露。
炎方無雪伴清癯,依舊心腸鐵石如。何處相思最愁絕,羅浮月曉夢回初。
怒河憑雨正奔流,踏跕卑梁滯去舟。淹泊我生應有定,不須歸怨一污溝。裊裊悲蟬古柳風,水邊幽草已鳴蛩。長河未放羲和宿,卻放斜陽更向東。夜空如鑒碧新磨,倒影疏星亂素波。天色水光無別處,為君垂手攬銀河。
托乘探仙箓,三花駐馬蹄。泉聲喧萬壑,云氣護層梯。采秀騎玄鹿,傳書倩碧雞。霞漿堪一醉,掃石待留題。
蒼田紅樹入霜天,獨立船頭思渺然。諸子欲諳云水性,試留雙眼看晴川。
失志墮塵網,浩思屬滄洲。靈芝不可得,歲月逐江流。碧草晚未凋,悲風颯已秋。仰首鸞鶴期,白云但悠悠。
皺面黃須已一翁,樽前猶發少年紅。金丹乞與煩真友,只恐無名帝籍中。
昊天晴且高,秋氣發初涼。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凝煙泛城闕,凄風入軒房。朱華先零落,綠草就蕓黃。纖羅還笥篋,輕紈改衣裳。
古人不可見,古俗寧復淳。依依萬春鄉,疏屬連清汾。良時曠莫與,鳴鳥寂不聞。悠悠禮樂志,終與麋鹿群。頹波逝東極,寒云滿西津。惜哉經世言,淆雜多蕪榛。時無伊川子,此意將誰論。
紅上花梢,風傳梅信。青春欲動群芳競。林聲鳥語帶馀寒,江光野色開游徑。乍雨還晴,暄寒不定。重門深院簾帷靜。又還日日喚愁生,到誰準擬風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