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三首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金陵空壯觀,天塹凈波瀾。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對江州。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并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金陵空壯觀,天塹凈波瀾。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對江州。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并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
晉朝皇室南渡之時,金陵就如同舊時的長安。此地本是帝王的宅第,山巒像龍虎般盤繞。金陵徒有壯觀的景象,長江天塹平靜無波。醉酒的客人掉轉船頭離去,聽著吳歌獨自歡樂。金陵地勢雄偉,江水環繞著城墻流淌。當時這里有百萬人家,道路兩旁矗立著紅樓。亡國之后春草依舊生長,離宮埋沒在古丘之中。只剩下后湖的明月,在水波上對著江州。六朝的興衰成敗,我用三杯酒為它們歌唱。這里的宮苑比秦地少,山巒卻像洛陽的很多。吳國宮殿長滿花草,晉朝深宮里曾有過綺羅佳人。一切都隨人事變遷而消逝,如江水東流融入滄海。
晉家南渡:指西晉滅亡后,晉元帝司馬睿渡江南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
舊長安:把金陵比作長安,強調其重要地位。
龍虎盤:形容山勢雄偉,像龍虎盤繞。
天塹:指長江。
橈:船槳。
離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后湖:即玄武湖。
江州:今江西九江。
六代:指吳、東晉、宋、齊、梁、陳。
此詩創作于唐玄宗天寶年間,李白漫游金陵時所作。當時唐朝表面繁榮,但已潛伏著深刻的社會危機。李白目睹金陵的古跡,聯想到六朝的興亡,感慨萬千,寫下這組詩。
這組詩以金陵為主題,通過描繪金陵的歷史變遷,揭示了朝代興衰的規律。詩風豪放,意境深遠,體現了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在文學史上具有較高的價值,對后世詠史懷古詩有一定影響。
斗室成蒸籠,酷熱不可居。
好風自北來,奮欲與之俱。
我背如張帆,強力推我驅。
腳如御飛輪,疾于千里駒。
放浪大化中,天地為屋廬。
玉壺儲白冰,四體為之舒。
驀地一聲雷,崩山直摧枯。
閃電駭我眸,暴雨擊我顱。
不覺瞿然醒,空調正胡盧。
窮途薄命有知音,一笑相逢證素心。
名士美人香草意,孤臣山鬼女蘿吟。
與君入室言宜佩,招我歸山跡可尋。
領取祖香清氣味,自從海外到于今。
西來離思滿征裘,擬共髯郎泛此舟。
詩里刻期須七日,飯時移棹忽中流。
水風笑語徘徊別,塵海襟期汗漫游。
千里神交非異事,莫將青縣比梁州。
性忌陽孤與獨陰,
連枝比翼始天心。
此身差可新婚祝,
四十年夫婦至今。
鄭國有良賈,弦高與奚施。
西市黍離國,東遇虎狼師。
烏犍納犒質,白壁通款辭。
乙丙已奮氣,殽函成積尸。
小邦得干城,強敵亦何為。
飛云峰下即華臺,五百何年去復來。
田地荒蕪應再辟,松杉蒼郁舊親栽。
靈山一會依然在,塞外孤兒尚未回。
三囑龍天塞已徹,終期撲鼻嶺頭梅。
淺草平場廣陌通,小渠高柳思無窮。
雷奔乍過浮香霧,電笑微聞送晚風。
酒困不妨胡舞亂,花嬌彌覺漢妝濃。
誰知萬國同歡地,卻在山河破碎中。
九重淵底枕龍窩,
不肯為霖奈爾何。
一夜風雷龍已去,
寒云渺渺海空波。
享國年雖近,斯民澤已深。儉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方慶逢千載,俄驚遏八音。天愁嵩嶺外,云慘洛川潯。仗動千官衛,神行萬象陰。孤臣恩未報,清血但盈襟。
文景孜孜儉與恭,慨然思就太平功。興隆學校皇家盛,放斥嬪嬙永巷空。威懾黠羌方問罪,丹成仙鼎忽遺弓。霜清日薄簫笳咽,萬國悲號慘澹中。
千齡應運葉天人,四海方欣政日新。忽見九門陳羽衛,猶疑五載欲時巡。觚棱月暗翔金鳳,輦道霜清臥石麟。白首舊臣瞻畫翣,秋風淚灑屬車塵。
風漸陡。排比餞花春酒。
憔悴一枝紅欲皺。問花花戀否。
寂寞乍長清晝。無計與他拖逗。
猶勝銷魂人去后。折來還在手。
相逢漫道是前緣,鏡鏡交光在目前。
以法親時非貌合,將心付處絕情牽。
此中并不容師弟,當下何煩論圣賢。
只一話頭無別念,往來離合盡渾然。
山上今冬少陰雪,
晴和天氣如春月。
斯辰又喜一陽生,
梅根占得先開發。
萱堂眉壽正增川,手種蟠桃莫計年。
得道身陪金母宴,應緣居近寶陀仙。
煌煌八座歡承膝,濟濟諸孫戲疊肩。
家慶新圖爭快睹,愿將摹本寄郵傳。
殘箋蠹簡。剩幾許綺懷,春痕天遠。漕韻瓊窗,笛里家山分明見。
縹緗情味金荃艷。須不負承平絲管。最疏狂處,浮名換盡,翠坊幽怨。
無限絮萍夢杳,更誰忍,記曲畫屏蔥倩。弟子渭城,朝士貞元,襟塵黯。
斜陽莫惜相逢晚。便葵麥旗亭青遍。斷腸分付幺弦,曲中細按。
驅車至杭州,欣然見崔嵬。躡電陟其巔,眼界當大開。
西湖如盤盂,保俶如童孩。那知微雨中,彌望皆陰霾。
保俶塔不見,西湖茫無涯。乘風二三舫,當亦破巨浪。
視之小如龜,匍匐平壤上。山色正空濛,幻作凍云狀。
始知雨亦奇,坡公語不妄。雨迷眼中珠,風裂羸肌膚。
盤旋逐級下,七級皆堪娛。最是白娘子,奇節加美姝。
形象現浮雕,栩栩翩裙裾。幼觀小人書,粗知雷峰塔。
及長屢過游,惜乎早崩塌。亦曾發幽興,訪遺無老衲。
徘徊夕照間,叆叇暮云合。今已現代化,故物何可亞。
惟是真古跡,雖殘猶無價。赫然新塔旁,亦足令人詫。
我豈好古迷,流連不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