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可再和因思前日與韶美同飲計臺臨池摘實復用前韻
星火燒空一夜丹,來禽青李覺無顏。
少陵池館三人賞,白帝江山四面環。
生晚免教妃子污,食余應許黑衣攀。
閩娘十八誰標榜,未必風流似此間。
星火燒空一夜丹,來禽青李覺無顏。
少陵池館三人賞,白帝江山四面環。
生晚免教妃子污,食余應許黑衣攀。
閩娘十八誰標榜,未必風流似此間。
星星般的火焰映紅夜空,一夜之間果實變得紅彤彤,相比之下,來禽和青李都顯得遜色無光。在少陵的池館里,我們三人一同欣賞這美景,四周環繞著白帝的江山。這果實生長得晚,避免了被楊貴妃那樣的人玷污,吃完后還允許像黑衣使者那樣的人去攀折。閩地少女十八芳齡,有誰來為她宣揚美名,她未必有這里這般風流韻致。
星火燒空:形容果實顏色紅得像星星之火映紅天空。
來禽青李:兩種水果。
少陵:杜甫號少陵野老,這里可能借指池館主人。
白帝:白帝城,此處指周邊江山。
妃子污:指楊貴妃喜食荔枝,勞民傷財之事。
黑衣攀: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可能是某種身份的人采摘。
閩娘:閩地少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從詩中提到與韶美同飲計臺臨池摘實可知,是詩人與友人在計臺游玩,看到果實并欣賞周邊景色后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未在詩中體現出明顯特征,詩人可能處于閑適的游玩狀態。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游玩時的所見所感,突出了眼前果實和景色的美好。其特點是將自然之景與歷史典故相結合。在文學史上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的文學創作和情感表達。
當時宅相每推君,
斷簡珠還意獨勤。
紙上猶堪陳跡認,
槐庭清影一鐙分。
落魄嬰三木,乾坤此病翁。
擘窗看皎月,移榻避斜風。
愁陣攻頭白,燈光照眼紅。
蓬萊天咫尺,無路可相通。
三乘分別強安名,
憫念群生習氣深。
寶所到時城假化,
何曾動步早觀音。
引光照幽谷,谷中人鬡鬇。群處飲神糞,翻嫌持圣燈。燃犀水怪沸,失日酒人朋。溫嶠世無取,微開吾不能。
貴鶴貴其唳,厭蟬厭彼喧。喧經霜塞默,唳與天通言。賈傳誠初學,留侯豈美媛。無將絳灌語,去與圮翁論。
蜣拿丸不脫,龍見珠而爭。二物各持據,千秋分穢清。侏儒觀一節,曲女無巍城。鯨力蒲牢上,看誰作大聲。
李目年八十,出胎壽已登。及其老也戒,故詡舌之能。壯健非徐偃,聰明異許丞。誰其無姓氏,牛馬胡為應。
昔云必復楚,亦曰蘇君時。寧作秦庭泣,無為馬食羈。蒲胥投憤轂,博浪喧驚椎。血滿脈俱豎,不能如戚施。
自有荊軻客,舞陽非所期。驚人截豸角,難事謀狐皮。東食豈西宿,伯塤誰仲篪。有懷既獨往,將助亦胡為。
每承長者責,蒙亦有區區。馬脫五何罪,龜藏六已愚。海潮音不女,戎服射為夫。所以蹶然起,登山求?貐。
如非道千丈,曷敢逼魔城。神鼠嚙盂系,尸蛆失鬘瓔。自為狐識錯,非與魅爭明。商陸子如熟,杜鵑亦不鳴。
美號世群托,孤情物所攻。蝠能幻鳥鼠,獺豈祭虬龍。欲火其書易,并剸吾子兇。要知蜃樓閣,非必隼高墉。
世局梟盧喝,以官注者昏。黃師呵自了,孔子擊夷蹲。誰任千秋擔,公推五父樽。無將忠義死,不與吃河豚。
山明水秀,盡屬詩人道。應是五陵兒,見衰翁、孤吟絕倒。一觴一詠,瀟灑寄高閑,松月下,竹風間,試想為襟抱。
玉關遙指,萬里天衢杳。筆陣掃秋風,瀉珠璣、瑯瑯皎皎。臥龍智略,三詔佐升平,煙塞事,玉堂心,頻把菱花照。
晉陽初起甲,適從猶未決。欲鼓行而西,仍恐進不克。屈突憑堅城,退則為所躡。此策乃危道,腹背須受敵。
莫若攻河東,主之自裴寂。公子曰不然,兵貴風雨疾。吾席累勝威,西人望風匿。智勇不及措,取同振槁葉。倘頓堅城下,安坐糜日月。眾心既以離,大事去可惜。
濟河定關中,約法十二則。何哉隰城尉,一見如舊識。何哉馬邑丞,一呼忘舊隙。壯士置幕府,參軍置記室。羲聲布遐邇,文武煥然集。
而顧立幼君,蓋其心欲得。自為大丞相,總揆加九錫。然后攘取焉,掩耳盜鈴習。前恭與后恭,兩帝尋一轍。神堯視世充,亦復何差別。
蓋于起兵初,聲罪討弒逆。吊民數淫虐,遍移四方檄。庶幾踵湯武,不循魏晉述。爾時諸君子,惜哉見未及。
泰山有道士,獻書魏公密。當乘士馬銳,直指江都邑。執取獨夫廣,號令天下一。斯謀奇而正,安往無俊物。
或隱于屠販,或寄于盜賊。優游黃冠中,乃見徐洪客。鄭公發跡等,出處故殊絕。言可得而聞,招之不可得。翩翩失所往,豈蹈煙霧窟。不然縠城隅,全身化為石。
已共紅塵跡漸疏,
畫檐愁見燕歸初。
無端有寄閑消息,
腸斷蕭娘一紙書。
夢筆橋邊聽午鐘,
無窮煙水似吳松。
前年送客曾來此,
惟有山僧認得儂。
昔為衡岳臥,今向蜀門游。
何得楚云雨,西之劍水頭。
霸圖悲躍馬,天險笑通牛。
無路從君去,翻然思壯猷。
見說長白外,云山東去深。
一方雖隔海,五字有同心。
江浦晚收稻,石田秋種參。
未諳風土記,空讀《竹枝吟》。
又向靈臺飲福杯。
北窗高臥靜愔愔,三伏曾無暑氣侵。燈火新涼夜新永,一窗明月澹花陰。
排闥青浮一角山,山靈探首瞰予閒。不知鎮日緣何事,門對清流只是關。
秦趙會澠池,相如稱勇智。秦人詐不行,趙亦嚴兵備。
瑟缶互相擊,計實同兒戲。何不講戰守,乃以人國試。
沛公赴鴻門,累卵危不啻。項莊劍已拔,亞父玦屢示。
如廁間道歸,偶值猛虎睡。輕兵躡其后,釜魚那能避。
不見楚懷王,留秦死秦地。
祖德留遺易水濱,
諸孫繩武愧無因。
羊曇舊是西州客,
會到名園作主人。
撒手到家人不識,
明朝更不分南北。
逢場作戲弄孔魂,
反指牛兒是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