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永叔戲書
良辰并與賞心難,偶對清樽且共歡。夢憶江湖無奈遠,吟牽月露不勝寒。曲逢郢雪須歌盡,漏繞宮花幾聽殘。朝鎖樓臺空悵望,欲將春恨托飛翰。
良辰并與賞心難,偶對清樽且共歡。夢憶江湖無奈遠,吟牽月露不勝寒。曲逢郢雪須歌盡,漏繞宮花幾聽殘。朝鎖樓臺空悵望,欲將春恨托飛翰。
韓子于文章,所貴不相傚。譬彼古今人,同心不同貌。
吉從志久慕,亦以重名教。鳴鐘與享鼎,易厭非苦樂。
祿仕不及親,揚名可為孝。君方佐大邑,美錦同翦鉸。
遂令吾鄉民,綢直無曲橈。既暇乃作詩,欲與前人較。
朝來忽有贈,捧若管窺豹。又如捕鯨魚,空自持網罩。
心降醉且睡,昏昏不知覺。
暮契出,朝契歸,出入未嘗逢日暉。
雄雌曾不離鐘室,百年刓弊知者稀。
時移世異不改易,俗眼厭舊君前非。
君王萬年千年壽,獨憐古器與眾違。
昨日霜華厚如雪,百官凍靴朝紫微。
吳王偷就溫漏火,始一識之增嘆唏。
不知逢逢六街鼓,自此發號通帝闈。
人間鐘鼓有多少,多少亂鳴誰肯譏。
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流音入我耳,慰愜若獲貺。朝聽已孤高,暮聽轉幽曠。何多燕雀群,聲跡不相傍。
始聞汾陽生,文行眾所諒。獨哦青山間,悼古或悲愴。棄官不屈人,頗學陶元亮。是時予愛之,顏采莫得望。
倏然能見過,遠涉丹湖浪。袖攜一卷詩,行橐更無長。固與俗人殊,于焉識敦尚。
嗟嗟二千石,不知子所向。駭子發論高,萬仞聳孤嶂。又如決河湍,捧土安可障。
吾方嘆瓌材,恨未逢良匠。信哉騏驥駒,誰用伯樂相。
自從昔還朝,汩汩走俗狀。未嘗寄子書,子言今行行。亦似昧相知,曾非事高閌。把筆誠不勤,強意乃為妄。
茲晨去湓城,聊以和子唱。子辭猶瀑布,敢挹不知量。
天子尋常幸直廬,裹頭宮女捧雕輿。
紅泥已賜春醅酒,黃帕曾經御覽書。
林果鳥應銜去后,燕窠蟲有落來余。
禁中事事能傳詠,播在人間不是虛。
蜃灶煑溟渤,航咸播楚越。官榷利言盈,盜販弊相汨。
連艘以轉致,攪灰或沉沒。雖使日鞭黥,未易窮奸窟。
朝廷用朱侯,提職欲無闕。侯因許專畫,拜疏陳其說。
曰臣有更張,敢以肝膽竭。荊湘嶺下城,恃遠不畏罰。
堂堂事私賈,遮吏遭驅突。愿使商自通,輸金無暴猝。
淮江且循常,約束備本末。國用必余資,亭民無滯物。
事下丞相府,論議不可拔。從之東南蘇,拒之財賦遏。
聽侯侯往施,所便黔黎活。五味既和調,萬里銷狂悖。
汴水桃花時,犀舟順流發。過淮逢絮??,泊岸采蘆蕨。
掛帆趨浪頭,應不勞歲月。
大梁有公子,洛陽有游俠。昔時意氣相憑陵,不問興亡事栽插。
栽紅插綠鬭青春,春風與開春雨颯。兩都富貴不相殊,走馬尋芳何合雜。
只聞年少競爭先,摘葉嗅花身更捷。安知遺愛舊留守,馳獻百葩光浥浥。
尚書最重歐陽公,盈盤分去蜂偷獵。但能為樂飲醇酒,何必署名黃紙牒。
翰林職清文字稀,不比外官煩應接。曩公為花曾作譜,端相用意隨蝴蝶。
擬王擬妃姚與魏,歲歲年年千萬葉。獨將顏色定高低,綠珠雖美猶為妾。
從來鑒裁主端正,不藉娉婷削肩胛。舊品既著新品增,偏惡妬芽須打拉。
嘗憶同朋有七人,每失一人淚緣睫。唯我與公今且存,無復名園共攜榼。
公因尚書戴紅紫,白發欺公生匼匝。磨墨揮毫興不衰,作詩坐使劉曹怯。
副本能傳幸一觀,口誦舌搖徒囁囁。
翰林文字本雄強,況復齋祠向靜坊。
高樹黃鸝無去意,深廊朱幕動微涼。
不嗟門外塵沙苦,只覺壺中歲月長。
庭下陰苔未教掃,榴花紅落點青蒼。
黃花秋草滿荒臺,聯馬鳴珂未欲回。
上苑自將馳道隔,高林空望白云開。
薦肴已去紗籠羃,賜醞新從蟻甕來。
天氣正清風景好,重門雖禁不辭杯。
李白勸爾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吳宮燕。
爾不聽此言,禍患今乃見。
吳火時雖無,越羅日生變。
空知稻粱肥,豈悟杯盤薦。
我不聞爾聲,謬成先生饌。
咀嚼勿言非,雉雁猶充膳。
君嘗編史似吳兢,又值甘泉馬踏冰。
重臘雪花方漫漫,宿廳書架自層層。
桉頭美酒初溫火,簾底微風欲動燈。
永夜未眠鐘已發,此心閑寂似高僧。
時不選數老獨嗟,鬢毛未變目未花。
愛公深殿見桃李,長才高詠無能加。
紅英灼灼弄日色,秾艷皎皎生鉛華。
長廊垂幕風不動,映柳黃鶑吟未涯。
燕銜新泥補巢缺,蝸壓峻陛臨角斜。
是時唯聞鳥雀鬧,盡日不聽車輪嘩。
雖傳此景無分到,但訝習慣猶豪夸。
他年造物儻有意,不使齪齪居貧家。
其衣乃儒服,其說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爾二本為。
爾忍不葬親,委以飽狐貍。
吾心則孟子,不聽爾矢辭。
城臨太行谷,谷暖宜草木。既移洛陽花,又種阮家竹。
五色雜黃紅,一林常翠綠。其間廣亭開,亦欲危榭筑。
春歸百禽嚎,摶黍及布谷。桑上啄椹食,林下窺果熟。
果收椹已盡,飛去不須逐。婆娑黃楊樹,誰謂逢閏縮。
物猶有進退,此理何用告。余心當郊君,未有地可卜。
綴書豈貪樂,且以茍微祿。
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
梨花猶半綻,塘水已迷漫。
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闌。
酒沫起玉盞,燭淚生銅盤。
春衣向來脫,帶眼斗覺寬。
試問彼俠少,何處跨金鞍。
也持黃菊蕊,時望白衣人。
苜蓿從來厭,茱萸卻乍親。
護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貧。
莫要悲搖落,秋花更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