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和詩復用前韻 其二
梁脊連年姓誤標,兩州騷客瘦吟腰。
月河月滿燕賀廈,佛國佛生虹掛霄。
多士顏歡歌杜老,一輪香滿賦張喬。
此途不止為科第,名節崔嵬看立朝。
梁脊連年姓誤標,兩州騷客瘦吟腰。
月河月滿燕賀廈,佛國佛生虹掛霄。
多士顏歡歌杜老,一輪香滿賦張喬。
此途不止為科第,名節崔嵬看立朝。
屋梁的脊木多年來名字被錯誤標注,兩州的文人墨客因苦吟而瘦了腰。月河月圓時燕子慶賀大廈建成,佛國誕生佛時彩虹掛在云霄。眾多士子喜笑顏開歌頌杜甫,一輪明月香氣彌漫賦出張喬般的詩篇。這條道路不只是為了科舉功名,要看到在朝堂上樹立起高尚的名節。
梁脊:屋梁的脊木。
騷客:指詩人。
月河:可能是當地的一條河名。
佛國:佛教盛行之地。
杜老:指杜甫。
張喬:唐代詩人。
科第:科舉考試。
崔嵬:高大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可能文化氛圍濃厚,文人之間交流唱和頻繁。詩人可能有感于當時一些文人追求科舉的現象,借此詩表達自己對文人應注重名節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倡導文人不應只追求科舉功名,而要注重名節。其特點是意象豐富、語言典雅,在當時的文人唱和詩中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相逢且漫訊頻頻,多恐容顏審未真。
亂后余生猶剩我,尊前朋輩更何人。
傳家尚有青氈在,歷劫惟添白發新。
對坐殘鐙無一語,不堪淚落已盈巾。
天遣多情不自持。廿年愁病負芳時。東風贏得鬢絲絲。
未必好花能解語,慣拈幽恨與填詞。斷腸原不要春知。
柳暗清波路。送春歸、猛風暴雨,一番新綠。千里瀟湘葡萄漲,人解扁舟欲去。又檣燕、留人相語。艇子飛來生塵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鳴櫓。
黃陵祠下山無數。聽湘娥、泠泠曲罷,為誰情苦。行到東吳春已暮,正江闊、潮平穩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劉郎今重到,問玄都、千樹花存否。愁為倩,么弦訴。
六載長安白發新,勞君尺素憶交親。
江鷗似問辭官日,擽馬終慚報主身。
莊舄有吟偏戀越,仲宣何事未歸秦。
登樓一望西樵色,七十峰頭待隱人。
干戈不用臻無事,朝野多歡樂有年。
便坐看揮飛白筆,侍臣新和柏梁篇。
衣冠忽見藏原廟,簫鼓愁聞向洛川。
寂寞秋風群玉殿,還同恍惚夢鈞天。
關山隔。魚沉雁斷音書絕。音書絕。金錢遙卜,寸心如結。
小窗闌入纖纖月。孤燈乍炯香煙歇。香煙歇。迢迢更漏,訴人離別。
靈旂出江淮,犀甲下秦隴。
天聲斃狂酋,百戰有馀勇。
手斂權貴避,膽落將士愯。
誰歟任司直,用舍系輕重。
凍云封樹薊城西,
玉蕊輕盈亂馬蹄。
憶想年年常過此,
何曾瑞雪遍山溪。
丁侯為縣時,不與謁者通。古稱奉法吏,秉筆惟至公。
留情重留情,獄事果難明。無輕赤子命,為官急書程。
士而未聞道,未免為物撓。卓哉安心人,外事若無好。
舍已莫委命,從人莫登山。嗚呼羅一峰,逐善如轉圜。
風會于今漸變遷,
不聞天子詔求賢。
春申江上人如鯽,
廣廈何當辟萬千。
試把行藏為子評,只知盡分敢徼名。出如有益殷三聘,用不能行魯兩生。此道古人如飲食,后來灶婢或猜驚。子云亦號知書者,猶把商山作采榮。
孔訓元無實對名,只言為己與求人。能知管仲不為諒,便識殷賢都是仁。義利兩涂消處長,古今一理屈中伸。自從圣學寥寥后,千百年誰信得真。
別來歲月爾滔滔,流落天涯忽此遭。萬木辭榮秋意澹,百川歸壑岸容高。笑看海上兩蝸角,閒禿山中千兔毫。若向顏曾得消息,直須奴仆命離騷。
夕陽舂處是吾家,水繞山環路轉賒。蹙蹙四方渾未定,茫茫大化渺無涯。歸來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兩鬢華。各愿及時崇令德,萬鐘于我本何加。
幻途無處不朝真,從此休言涉世塵。
陟屺正堪慈月好,登堂又喜覺華新。
三遷教子緣方得,六十耆英道正親。
此去報恩兼利眾,坦然顯現法王身。
病眼昏昏罷草玄,水涯行盡又山巔。
午風花柳韋郎曲,春雨桑麻鄠杜田。
老去楊朱甘避席,醉來蘇晉愛逃禪。
小園半畝都鋤遍,種得昌陽欲引年。
清江可濯纓,
分來就溪壑。
應有濠上人,
相攜看魚樂。
溪流百折繞青山,短發秋風夕照間。
身入玉門猶是夢,復從天末出梅關。
北去南來已白頭,逢人莫話舊時愁。
空余庾嶺關前月,猶照漁陽塞外秋。
仰看夾壁起層云,一線青天五嶺分。
共訝皇恩遍海嶠,嶺頭十月氣氤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