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內弟陳七見寄
六載長安白發新,勞君尺素憶交親。
江鷗似問辭官日,擽馬終慚報主身。
莊舄有吟偏戀越,仲宣何事未歸秦。
登樓一望西樵色,七十峰頭待隱人。
六載長安白發新,勞君尺素憶交親。
江鷗似問辭官日,擽馬終慚報主身。
莊舄有吟偏戀越,仲宣何事未歸秦。
登樓一望西樵色,七十峰頭待隱人。
在長安六年,我又添了新的白發,多謝你寄來書信懷念我們這些親友。江上的鷗鳥好像在問我辭官的日子,我騎著馬,始終慚愧未能報答君主。莊舄即便在楚國為官,仍會發出對越國的思念之吟,王粲為何還不回到故鄉。登上高樓眺望西樵山景色,那七十座山峰正等著我這個歸隱之人。
尺素:古人用絹帛寫信,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為“尺素”。
擽(liè)馬:牽馬。
莊舄:戰國時越國人,在楚國為官,病中仍發出越國的語音,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仲宣:王粲的字,東漢末年文學家,曾流寓荊州,作《登樓賦》表達思鄉之情。
西樵:山名,在今廣東南海縣西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長安為官多年,仕途或許并不順遂,產生了辭官歸隱的想法。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復雜,官場壓力較大,而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也日益加深,在收到內弟書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仕途感慨與歸隱之意。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文學才華。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與古。上山多饑鳶,下山多猛虎。道路寂無人,日暮楚三戶。停車一以悲,深林有巢父。
鴻濛一氣白天孫,日月雙觀各有門。萬物盡從青帝出,諸峰都讓丈人尊。松間風雨秦時響,石上煙蘿漢代痕。最是白云多變怪,誰從觸石見真源。
九功既歌,六代惟時。被德在樂,宣道以詩。穆矣大和,品物咸熙。慶積自遠,告成在茲。
公在春官我已歸。公來東蜀我居西。及公自遂移潼日,正我由潼使遂時。如有礙,巧相違。人生禁得幾分飛。只祈彼此身長健,同處何曾有別離。
徐卿起毗陵,卓卓才行良。遭時長郎署,特達清譽彰。圣朝重守邊,簡賢贊軍政。爰陟少司馬,肅肅將帝命。甘州國西鄙,密比戎狄疆。宛宛籌畫運,煜煜威武揚。掃蕩邊塵凈,旋歸覲丹闈。天顏為悅霽,褒賚隆光輝。當寧所孜孜,養民為首事。龍虎壯南都,遂進司徒貳。維時五月中,暑雨亙昏晨。草草戒行李,匆匆發河津。河水方茫洋,舟行疾于羽。溯濟亂淮流,超然越江浦。念昔西行日,醉折楊柳枝。如何復斯別,托意淇上猗。茲植殊凡植,貞操挺桓桓。恥效艷麗姿,傲兀冰霜寒。元老東萊公,勛庸五朝舊。我別才四旬,曠若三春久。卿行煩致聲,善保金玉躬。上以翼圣明,下以寧瘝痌。
江湖雙別淚,天地一狂生。有客同王粲,何人稱禰衡。綈袍風雨色,樽酒別離情。君自懷明月,終償十五城。
不向青銅怨白頭,一涼如水卻宜秋。清風明月開詩卷,紫酒黃花遣旅愁。天際翱翔須老鳳,沙邊自在幾眠鷗。微酡小發行邊興,迤邐緘題寄廣州。
聊將絮語勸先生,煙里太多尼古丁。爨后余灰猶未冷,須防劫火起星星。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用。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
夕景斂馀輝,湖山喜幽寂。桂花散清芬,松樹帶寒色。玉蟾天東來,下照湖水碧。群鳥棲未定,馴麋意閒適。詩興入冥搜,風致浩無極。何當挾飛仙,長歌溯寥泬。
豸其角,鹙其目,長安貴游不勝觸。隳厥韜,帙老空,谷趾其麟儀其鴻。歸與閭黨偕春風,如林長眠縱大空。貌人貌君十得四,我得君全君可契,大都知希乃為貴。
煜彼三秀,產自齋房。后皇儲精,遹發帝祥。律中金石,于霞有爛。屑以玄飴,后天之薦。
念念通前劫,依依返舊魂。人生會有死,遺恨滿乾坤。
宿年講藝號知音,永訣多慚負此心。杯酒梵宮寒月落,聯騎雙闕曉鐘沉。人龍變化名猶在,松穴埋藏恨轉深。父老兒孤懸萬里,汨羅長吊淚沾襟。
解徂歸來萬劫空,小山蘭桂已成叢。逢人不識秦居士,只向溪頭問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