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義
懊惱常人只好儒,古來忠義出屠沽。試將朱亥相倫擬,幾個衣冠是丈夫。
懊惱常人只好儒,古來忠義出屠沽。試將朱亥相倫擬,幾個衣冠是丈夫。
遠愛云山近竹林,
蕓編堆里更瑤琴。
時行時止憑誰說,
待月西齋自養心。
巍然高冢俯崇墉,宛笑蓋棺論未公。
殤等汪僮終后死,事非敵愾敢言忠。
讀碑誰隕孤臣淚,樹碣翻旌猛士功。
一種傷心難遣處,棠梨花放隔年紅。
年年七夕是秋期,殘暑猶存感歲時。
未對天邊新月偃,先貪林下午陰遲。
城鴉殿鵲紅云繞,宿鳥鳴蟬碧樹移。
兩月都門塵撲面,偶同心賞一題詩。
望層霄、五云開處。屏星光射螺浦。復來七日冬將至,恰則岳神生甫。梅半吐。試索笑巡檐,稍稍香風度。花嬌欲語。問昔日治平,吳公無傳,今請為公歌襦褲。
□□□,玉粒家家豐貯。因人豈關天數。金城千里誰能護,前召又逢后杜。□□□。見說道、長安新筑沙堤路。班催鷺序。春色醉蟠桃,胸中色線,待把袞衣補。
人言至樂在此谷,
孰信樂為谷所移。
以樂均施不樂者,
方名真樂丈夫兒。
北府春風暖,
南園午簟涼。
行藏隨所寓,
獨恨天茫茫。
秀色不忍見,朝云疑有無。
湘妃行拾翠,天女笑投壺。
日映霓裳舉,風回玉袖扶。
若耶溪更好,轉憶向江湖。
移來女樂部頭邊,
新賜花檀木五弦。
緶得紅羅手帕子,
中心細畫一雙蟬。
大江南北分云夢,七十名峰壓水低。
九向瀟湘還九背,隨波直至洞庭西。
五峰雪作九江水,回雁晴連岳麓云。
未到朱陵仙洞口,鐘聲已隔碧湘聞。
金川晚望客情迷,匡廬之東玉笥西。
山待云歸青漸隱,樹經霜后錦初齊。
旱馀中野蜚鴻集,亂后荒郊虎豹蹄。
四野村煙渾欲暝,喜看新月照前蹊。
獵火年年急羽書,飄零子舍竟何如!
不因閫外驚投袂,那見庭前嘆絕裾!
燕語空梁泥自落,鵑啼細柳血應枯。
遙知今夜關山月,獨照龍鐘人倚閭。
赫赫光華奪景星,斯文宗主在先生。他年奏賦通明殿,已信君王不敢名。
富貴誰能訊女星,得師自分滿平生。河汾他日書成后,王魏中閒亦有名。
鶯低囀,龍怒鳴,
一縷情絲去又停。
非花非霧將人凝。
在玉指,中間迸,
須臾裂竹兩三聲,
林際數峰青。
鴛鴦于飛,或矯或游。
習習谷風,扇彼清流。
春草揚翹,黿魚沉浮。
感物興想,我心長憂。
誰謂河廣,曾不容舟。
企予望之,搔首踟躕。
糟醨難醉獨醒魂,如此荒寒入薊門。碧玉小家馀舞態,白頭宮女枉啼痕。廉公堂樹無遺跡,涿郡樓桑有廢村。莫向御溝談往事,管弦凝碧一并論。
劍花昨夜拂清霜,憔悴秋容照曲塘。舊樣忍看眉畫黛,寒衣空憶絮盈箱。漢陽愁絕張平子,羌笛悲生桓野王。昔日繁華成底事,長條淪落永豐坊。
滿院鶯花露滴衣,重來青瑣意全非。草荒輦道哀蟬歇,鴉落宮墻內侍稀。帝子空留黃竹詠,佳人還悵白云飛。靈和太液君休問,一夢滄桑百事違。
身世飄萍不自憐,當前蕭瑟只寒煙。未歌雨雪心先槁,待抗西風力更綿。人到玉門嗟晚歲,曲翻金縷溯芳年。無情更發臺城感,轉眼青青大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