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以公事出城同林介立游廣恩寺
年年七夕是秋期,殘暑猶存感歲時。
未對天邊新月偃,先貪林下午陰遲。
城鴉殿鵲紅云繞,宿鳥鳴蟬碧樹移。
兩月都門塵撲面,偶同心賞一題詩。
年年七夕是秋期,殘暑猶存感歲時。
未對天邊新月偃,先貪林下午陰遲。
城鴉殿鵲紅云繞,宿鳥鳴蟬碧樹移。
兩月都門塵撲面,偶同心賞一題詩。
每年七夕都是秋天的時節,殘余的暑氣還在,讓人感嘆時光流逝。還沒等到天邊新月低垂,就先貪戀起樹林中午后陰涼的遲遲不散。城上的烏鴉、殿里的喜鵲被紅云環繞,棲息的鳥和鳴叫的蟬隨著綠樹的光影移動。在京城兩個月來灰塵撲面,偶然和友人一同欣賞美景并題詩一首。
七夕:農歷七月初七,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秋期:秋天的時節。
殘暑:殘余的暑氣。感歲時:感嘆時光的流逝。
偃:低垂。
午陰遲:午后陰涼遲遲不散。
城鴉殿鵲:城上的烏鴉和殿里的喜鵲。
宿鳥:棲息的鳥。
都門:京城的城門,這里代指京城。
心賞:以心賞玩,指一起欣賞美景。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兩月都門塵撲面’推測,詩人可能在京城為官,忙碌兩月后,在七夕這天因公事出城,于廣恩寺與林介立游玩時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對京城的忙碌生活有所厭倦,出城賞景讓他心情放松。
這首詩主旨是借七夕出城游玩之景,抒發時光感慨與偶得閑適的心情。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日常的情感體驗。
園西翠韭千畦密,屋后紅椒萬本疏。日晏荷鋤歸未得,林風吹亂讀殘書。
夕卸殘妝落燕釵,清風凈洗此天街。人都席地拜新月,妾獨開簾看泰階。
一生丹穴一岐陽,瑞鳳祥凰兩頡頏。嶰谷何年諧律呂,高岡初日煥文章。天留落羽群雛出,人說來儀百鳥翔。不是遼東華表鶴,雙歸應復五云鄉。
酒腸比滄海,醉骨像邱山。山水仁知徒,醉醒何足言。中山千日醉,一飲當三年。借問蜉蝣世,深杯能幾傳。
紅白戎葵相間繁,含情盡日對書軒。夫君太恃西垣貴,只愛當階藥樹翻。
桃李紛紛漫斗妍,曲江占斷艷陽天。誰憐老禿探花客,坐閱春光六十年。
早梅時節到江南,已判樽前酒滿衫。輸與西鄰明上座,解從大庾嶺頭參。折送江梅意不疏,要教相對斗清臞。為君著向明窗下,試問山翁具眼無。
老農歡笑聲,三十里春程。笳鼓斷還續,杯盤坐又行。誰云償縣債,正好看民情。歸去不妨晚,出山溪月明。
妒花風雨滿春城,淚灑空杯送遠行。便覓封侯何太急,到家寒食去清明。
西方有佳士,于世寡所諧。橫風整脩翰,倏忽超九逵。天門限重關,屢扣閽者辭。濟濟列仙子,冠裳競追隨。青云蔽閶闔,仰視何逶迤。皎日匿西陸,馳光難遽回。世無魯陽子,坐惜朱顏衰。
大海汪洋,須彌突兀?,F在說法不思議,稽首光明最奇特。
策試中庭雪已深,玉樓凍合冷難禁。哦成風絮頻呵手,撥盡寒灰苦用心。梁苑巧妝花滿樹,藍田幻出玉千尋。吾家二謝多才思,莫惜高吟更淺斟。
大著皇皇,直令我、小儒橋舌。因想像、豐標高雅,襟懷澹泊。歸隱醉傾郫井酒,宦游曾踏匡廬雪。把河山、筆底一齊收,奚囊闊。憑吊古,音昂激。悲慟世,聲嗚咽。寫悼亡哀句,調尤凄絕。人老方知情更篤,意真乃見詞親切。漫譽揚、咳唾是珠璣,心頭血。
蕭疏翠竹,美人手爪時相觸。枝枝葉葉如新沐。寫向鵝綾,看盡瀟湘綠。冰消細摺成春服。針神更使人如玉。絲絲難繡文章腹。腹里流光,照筼筜映谷。
黃公山下茆蹊瞑,杜老江干草閣寒。蜀客詩名原楚產,涪翁譜跡擬都官。游心萬里天連水,乘興孤舟雪漲瀾。歸去上言兩知己,濟衰應寄九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