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樂齋讀書
權門跡不到,顏巷自安貧。
獨與圣賢對,更于燈火親。
夜觀常及子,晝諷直從寅。
莫恨成名晚,詩書不負人。
權門跡不到,顏巷自安貧。
獨與圣賢對,更于燈火親。
夜觀常及子,晝諷直從寅。
莫恨成名晚,詩書不負人。
權貴之門我從未涉足,像顏回那樣安于貧困。獨自與圣賢對話交流,更與燈火相伴不離分。夜晚讀書常到子時,白天誦讀從寅時就開始。不要抱怨成名太晚,詩書不會辜負用心之人。
權門:權貴之門。
顏巷:指顏回所居之地,顏回安貧樂道,此處借指安于貧困。
及子:到子時,子時指晚上11點到凌晨1點。
諷:誦讀。
從寅:從寅時開始,寅時指凌晨3點到5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不追逐權貴、潛心讀書的生活狀態。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而詩人堅守自己的精神追求,通過讀書修身養性,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知識的積累。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安貧樂道、勤奮讀書。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平實卻蘊含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傳統文人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
平皋望不極,云樹遠依依。
及向扁舟泊,還尋下瀨歸。
青山連石埭,春水入柴扉。
多謝提壺鳥,留人到落暉。
詘直明懷讓,球魚示有章。
對敭資指畫,受命助心藏。
慎重傳三世,榮華置滿床。
賢哉段太尉,為國擊豺狼。
三省郎曹素發垂,兩朝頻賜五時衣。
一麾又守江城去,千騎方從澤國歸。
釃酒河梁秋草闊,卸舟湖岸暝煙微。
宜陽郡客多才子,誰伴山公醉夕暉。
蒼莽江灣盡入深,數家村塢在山陰。
煙橫落木寒初靜,水帶微陽晚未沉。
極覽定非他輩事,不來終負此生心。
鱸魚斫鲙松醪酒,曾屬詩人兩日吟。
優詔將州任,視政才旬時。田畯訴炎暵,坐虞多稼萎。云將掉頭去,波臣涸轍危。行部殊未及,隨車杳難期。往慚神父化,徒令旱母嗤。
諸曹白事者,雩典舉舊規。郡北岐棘山,上有三湫池。衙吏潔齋往,汲水置縹瓷。朝服領巫覡,詰旦迓諸岐。舁以結彩輿,奉以五龍祠。自是率賓介,寅午款于斯。
紛敷薦楮鏹,浸漬灑楊枝。瓦??松香髓,匏樽黍酌醨。四壁繪神變,正筵塑靈儀。悕若葉公牖,怪甚葛仙陂。老覡十數輩,勃屑頭如魌。童巫及伶倡,貌寢語嘍囇。但多甕盎質,曾乏婉孌姿。
交手操鈴拂,合噪屢僛僛。喧塵著蓬發,穢汗落粉頤。一問且一嘔,掩鼻以帨褵。朝隮蔚旋敗,成震巽散之。巽風暮欲息,竅行呼復來。慢黷固已甚,誕妄相憑隨。
如是者浹日,僅得沾服滋。嗟予政無狀,百拜胡敢辭。矧夫民習俗,姑用慰赍咨。抑聞古人言,天鑒本無私。神道貴得一,何乃托邪師。
遽俾送湫勺,撤役勤蠒絲。申明恤刑詔,梃重舍輕疑。從此四三日,油霈洽封圻。
又聞堯湯世,水旱軫君慈。振救自有術,斂散適所宜。元元無菜色,九載尚熙熙。周禮地官職,皇舞雖有祈。道經蒞天下,傷民誠弗為。
惟神稟聰正,遠鬼務肅祗。愿守有常德,可戒興妖思。
仁里徊翔久,層巢返哺頻。
九雛依百峙,三足托重輪。
聲為空營樂,心因止屋馴。
夜啼休度曲,丹白瑞無倫。
白首名郎有幾人,雙旌晝錦不如君。
楚江萍暖烘朝日,玉女衣輕掛曉云。
極浦仙舟煙澹澹,高秘郡閣葉紛紛。
政成更與他州別,從古宜陽重藝文。
門對遠岑青,常時亦懶扃。
久貧慚嗜酒,多病負窮經。
鶴跡秋偏靜,松陰午欲亭。
蜀莊何足問,惟解事沉冥。
潘逍遙,平生才氣如天高。
倚天大笑無所懼,天公嗔汝口呶呶。
罰教臨老頭補衲,歸中條。
我愿中條山,山神鎮長在。
驅雷叱電,依前趕出這老怪。
抱關隨俗本無能,卻掩深居避愛憎。
兩岸解驚秋釣石,風窗花落夜棋燈。
穿云寄藥多山叟,刻竹留詩半野僧。
吟閣晚涼堪共望,遠峰蒼翠勢層層。
相送不覺遠,離亭寒日斜。
川途分野色,僮御想京華。
背水當公戰,凌云屬賦家。
前春得意處,酣燕上林花。
隠居松籟細錚然,何獨微之重碧蘚。
已被遠峰擎????,更禁初月吐娟娟。
門庭靜極霖苔露,籬援涼生裊菊煙。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詠遺篇。
漢夢通西域,逍遙廣舊園。
竺干方演教,金粟豈忘言。
硯滴寒蟾吐,臺香瑞獸噴。
揮毫花滿裓,隠幾雪盈門。
大士清歌發,南宗密印存。
縱橫十二部,慧日破重昏。
懷想與君勞,區區未劇曹。
深心頼黃卷,垂老愧青袍。
臨事終存道,為詩轉近騷。
廬江五畝宅,歸去亦蓬蒿。
林中蕭寂款吾廬,亹亹猶欣接緒余。
去棹看當辨江樹,離尊聊為摘園蔬。
馬卿才大常能賦,梅福官卑數上書。
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時條對召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