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寺丞
林中蕭寂款吾廬,亹亹猶欣接緒余。
去棹看當辨江樹,離尊聊為摘園蔬。
馬卿才大常能賦,梅福官卑數上書。
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時條對召公車。
林中蕭寂款吾廬,亹亹猶欣接緒余。
去棹看當辨江樹,離尊聊為摘園蔬。
馬卿才大常能賦,梅福官卑數上書。
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時條對召公車。
你來到我那林中寂靜的住所拜訪,我欣喜地與你交談。看你乘船離去,要分辨江岸邊的樹木;暫且為你擺下離別的酒宴,采摘園中的蔬菜。你像司馬相如才華橫溢常能作賦,又似梅福官職低微卻多次上書。皇帝正專注于尋求治理國家的良策,什么時候會召你去公車署應對朝廷的策問呢。
款:拜訪。
亹亹(wěi wěi):形容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緒余:本指抽絲后留在蠶繭上的殘絲,比喻事物之殘余,這里指交談的內容。
去棹:離去的船。
離尊:離別的酒宴。
馬卿:指司馬相如,他曾任郎官,以辭賦著稱。
梅福:西漢人,曾任南昌尉,多次上書議論朝政。
黼座:帝王座后的屏風,借指皇帝。垂精:專注。
條對:逐條應對策問。公車:漢代官署名,臣民上書和被征召,都由公車接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需要人才治理的階段,皇帝正尋求治國良策。詩人與范寺丞交好,在友人離別之際,寫下此詩,既表達惜別,也對友人的才華和前途充滿信心。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了友人的才華和憂國情懷。其特點在于用典貼切,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宋代送別詩中對友人才能期許和對國家治理關注的一面。
帝子不沉湘,亭亭絕世妝。曉煙橫薄袂,秋瀨韻明珰。洛浦應求友,姚家合讓王。殷勤歸水部,雅意在分香。
連天芳草送征輪,未免低徊去國身。八百馀年王會地,垂楊無語為誰春。
鴻溝定約東歸,又誰遣赤龍回指。青娥舞罷,重瞳飲泣,斷腸聲里。半壁酸風,兩淮寒月,古今興廢。眇烏江滿眼,驚濤卷雪,分明總是英雄淚。木末招招舟子,載何人斷煙流水。平沙盡處,青山數點,江東千里。長嘯風前,無人會我,登臨此意。但黃蘆古木,夕陽回照,有漁歌起。
斜陽戀郭,殘宋江山紅一角。隨意行歌,知道人生為甚么!有情終苦,試看江頭楊柳樹。愁淺愁深,誰識天寒翠袖心?
徑草積如裀,蕭疏斷俗塵。不隨金谷艷,長占玉堂春。繞砌青疑滴,當窗綠漸勻。霏霏煙色麗,燁燁露華新。細雨留征旆,斜陽逐畫輪。西堂偕夢弟,南陌伴攜賓。靜對談玄客,幽逢覓句人。榮枯憑樂育,生發荷陶甄。太液皇仁布,平津相澤淪。為將庭卉意,九域播洪鈞。
凝云變晴景,積雪滿山丘。公子延綺席,美人回綵舟。逶迤度飛閣,窈窕接層樓。微飆散輕靄,寒光抱空浮。勿云歌鐘樂,適為窶者憂。愿言均此施,榮名及千秋。
昔從此路去,今從此路回。轉眼花石潭,已失章貢臺。天公與便風,知我久客懷。船頭飛浪花,噴激如瓊瑰。江水凈如洗,征衣絕纖埃。惟有方寸富,萬壑并千崖。曠然心神超,笑口天與開。嶺表夢寐中,回首何悠哉。
午景簾櫳靜,薰風草木酣。誰知恭儉德,綵縷出親蠶。
曲逆從漢祖,出奇誰與讓。一朝寄天下,不及王陵戇。
枯梢橫出竹疏疏,挾雪吹香夢自孤。立到夜深難著語,怕渠去說與林逋。
世占桐江籍,君真處士家。風騷傳旨趣,林?是生涯。垂釣嚴灘近,求名帝里賒。扁舟我相訪,遠岸日初斜。
鳥啼紅樹里,人在翠微中。
鴻飛本不為留計,竟見荒原萬瓦稠。又舉離觴辭舊雨,為思身世怯登樓。青山白浪馳黃海,暮雨孤燈過秀州。從此歸帆好云物,分明點點入新愁。
倚檐楹萬感,算都換、鬢絲皤。記燕幾裁云,禪床屑玉,如夢經過。鳴珂,故家巷里,悵承平喬木化寒莎。惟有沖襟秀抱,宛然霽月澄波。天和。靜養行窩。春著樹,水盈科。念照天狼燧,長镵白柄,何處煙蘿?嵯峨。更兼蕭瑟,寫生綃定惜舊山河。甚日西窗剪炬,一尊換取顏酡。
別駕祠前雪水渾,弟兄沙上舉離尊。三年不洗來時褐,要看淋漓別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