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祝長官
懷想與君勞,區區未劇曹。
深心頼黃卷,垂老愧青袍。
臨事終存道,為詩轉近騷。
廬江五畝宅,歸去亦蓬蒿。
懷想與君勞,區區未劇曹。
深心頼黃卷,垂老愧青袍。
臨事終存道,為詩轉近騷。
廬江五畝宅,歸去亦蓬蒿。
常常想念您,這讓我內心勞煩,您只是個小官,地位低微。您用心鉆研古書,到老還身著青袍,我為您感到慚愧。您處事始終堅守道義,寫詩風格接近《離騷》。廬江有您五畝大的宅院,回去時恐怕已長滿蓬蒿。
勞:煩勞,此處指內心牽掛。
區區:形容官職小。未劇曹:指官職卑微。
黃卷:指書籍,古代用黃蘗染紙以防蠹,紙色黃,故稱。
青袍:唐代八、九品官員穿青色官服,這里指官位低。
騷:指《離騷》,后泛指具有憂國憂民、哀怨風格的詩歌。
蓬蒿:蓬草和蒿草,這里指宅院荒蕪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人才得不到重用的現象。詩人與祝長官關系較好,對祝長官雖有才華卻官位不高的境遇有所感慨,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牽掛與同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祝長官的思念與同情。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展現友人的境遇。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能反映當時部分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
人情見了多,世態諳來久。事過憂噬臍,物傷防掣肘。水濁更澄濾,衣塵須抖擻。必欲論主衡,何人為好手。事出一時間,時過事莫還。當時深可愛,過后不堪看。夏去休言暑,冬來始講寒。人能知此理,憂患自難干。
步入青都深處深,日光風緒淡相尋。逢迎花下聞吳語,拂拭屏間見越吟。龍問大還偏座濕,鳥賡幽韻半窗陰。馬周自有君臣契,未必常何是賞音。
峭寒如雨。簾陰暗、斜陽猶戀庭宇。苔花吟老斷無人,奈此時情緒。渾不記、留題甚處。暗蟲蝕盡東墻樹。且共倚危闌,怕寸碧煙空,薄游今已非故。曾是選石延云,洗瓢邀月,爛藤香里同住。年年散發弄涼秋,有幾多凄楚。莫更問、琴歌酒賦。庾郎先自傷遲暮。算我亦漂零久,負了沙邊,舊盟鷗鷺。
禍福循環失馬,死生幻妄浮漚。閣里一爐揮麈,人間萬事搖頭。
正晝東風自展扉,雙雙燕子望巢飛。楊花卻是元無定,吹落南鄰不肯歸。
桃華浪里振脩鱗,一躍龍門看化身。諦了十方三世事,無始的的自家春。
石徑穿云去,山亭傍路安。坐來清潤積,吟袂欲生寒。
儒官散地列清流,近領恩光出上州。詩酒聊同塵外賞,容顏遲惜鏡中秋。才同伏驥堪先致,史繼悲麟會晚修。誰念廉貧藏萬卷,富兒容易置書樓。
舟上龍頭,一沉一浮。舟上鱉背,一進一退。
吾告時世人,髐骨不別真。閑時不共語,急便來求人。死者如流水,去者如浮云。秦川屯軍馬,中庭生叢榛。百中不留一,到思吾本言。何不學仙道,人身常得存。
去日春山淡翠眉。到家恰好整寒衣。人歸玉壘天應惜,舟過松江月半垂。千萬緒,兩三卮。送君不忍與君違。書來頻寄西邊訊,是我江南腸斷時。
久聞英石空流涎,意欲得之無力致。士衡東頭富玲瓏,染指獨許嘗鼎味。明窗凈幾拂蛛塵,尤物定自能移人。報惠慚無百金壽,贈公相好無時朽。
休洗紅,洗多紅。轉漫朱明會幾時,顏色倏回換。舊人不敵新人新,后來居上如積薪。
官渡蹙細浪,書堂罥垂蘿。稍于城市隔,便覺嵐氣多。鉅儒留遺跡,瞻禮得屢過。寂闃庭戶間,風范真不磨。賢王愛敬客,芳筵出巖阿。竹色映飛斝,泉聲雜清歌。二疏戀幽阻,兩相凌嵯峨。樹底捫翠壁,岡頭見滄波。追隨良巳幸,感慨將謂何。
官廉爭愛得閒偏,烏帽青袍未老年。靜儗詩篇酬暇日,漫憐花鳥競春天。韓公興劇盤中賞,賀監狂嘲水底眠。今日人才君獨美,何如朗月映星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