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韻寄日華上人 其一
幾年不見佛圖澄,龍象天高未許登。西土重來思有道,親藩分守愧無能。曾聞心印傳諸祖,更喜詩壇續九僧。料得山居無個事,蒲團終日課蓮經。
幾年不見佛圖澄,龍象天高未許登。西土重來思有道,親藩分守愧無能。曾聞心印傳諸祖,更喜詩壇續九僧。料得山居無個事,蒲團終日課蓮經。
湛然無觀古真人,我獨觀此眾妙門。
夫物蕓蕓各歸根,眾中得一道乃存。
道人晨起開東軒,趺坐一醉扶桑暾。
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幾清而溫。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誰使吞。
天公不解防癡龍,玉函寶方出龍宮。
雷霆下索無處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隠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鍛何勞緯蕭手。
黃門寡好心易足,荊棘不生梨棗熟。
玄珠白璧兩無求,無脛金丹來入腹。
區區分別笑樂天,那知空門不是仙。
觀音妙智力,應感隨緣度。
芝師訪東坡,寧辭萬里步。
道義妙相契,十年同去住。
行窮半世間,又欲浮杯渡。
我愿焚囊缽,不作陳俗具。
會取卻歸時,只是而今路。
樂天早退今安有,摩詰長閑古亦無。
五畝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輞川圖。
近聞陶令開三徑,應許揚雄寄一區。
晚歲與君同活計,如云鵝鴨散平湖。
二子本無我,其初因物著。
豈惟老變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長托附。
莫從老君言,亦莫用佛語。
仙山與佛國,終恐無是處。
甚欲隨陶翁,移家酒中住。
醉醒要有盡,未易逃諸數。
平生逐兒戲,處處余作具。
所至人聚觀,指目生毀譽。
如今一弄火,好惡都焚去。
既無負載勞,又無寇攘懼。
仲尼晚乃覺,天下何思慮。
中山保塞兩窮邊,臥治雍容已百年。
顧我迂愚分竹使,與君談笑用蒲鞭。
松荒三徑思元亮,草合平池憶惠連。
白發歸心憑說與,古來誰似兩疏賢。
過淮風氣清,一洗塵埃容。
水木漸幽茂,菰蒲雜游龍。
可憐夜合花,青枝散紅茸。
美人游不歸,一笑誰當供。
故園在何處,已偃手種松。
我行忽失路,歸夢山千重。
聞君有負郭,二頃收橫縱。
卷野畢秋獲,殷床聞夜舂。
樂哉何所憂,社酒粥面醲。
宦游豈不好,毋令到千鐘。
老去仍棲隔海村,夢中時見作詩孫。
天涯已慣逢人日,歸路猶欣過鬼門。
三策已應思賈讓,孤忠終未赦虞翻。
典衣剩買河源米,屈指新??作上元。
與世不相入,膝琴聊自歡。
風光歸笑傲,云物寄游觀。
言話審無倦,心懷良獨安。
東皋清有趣,植杖日盤桓。
共惜相從一寸陰,酒杯雖淺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影,莫作天涯萬里心。
東嶺近開松菊徑,南堂初絕斧斤音。
知君善頌如張老,猶望攜壺更一臨。
森森畫戟擁朱輪,坐詠梁公覺有神。
白傅閑游空誦句,拾遺窮老敢論親。
東海莫懷疏受意,西風幸免庾公塵。
為公過嶺傳新唱,催發寒梅一信春。
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
若活七十牛,便是百四十。
黃金幾時成,白發日夜出。
開眼三千秋,速如駒過隙。
是故東坡老,貴汝一念息。
時來登此軒,目送過海席。
家山歸未能,題詩寄屋壁。
幽居亂蛙黽,生理半人禽。跫然已可喜,況聞弦誦音。
兒聲自圓美,誰家兩青衿。且欣集齊咻,未敢笑越吟。
九齡起韶石,姜子家日南。吾道無南北,安知不生今。
海闊尚掛斗,天高欲橫參。荊榛短墻缺,燈火破屋深。
引書與相和,置酒仍獨斟。可以侑我醉,瑯然如玉琴。
渺渺疏林集晚鴉,孤村煙火梵王家。
幽人自種千頭橘,遠客來尋百結花。
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閑試雨前茶。
祇疑歸夢西南去,翠竹江村繞白沙。
曉雨暗人日,春愁連上元。
水生挑菜渚,煙濕落梅村。
小市人歸盡,孤舟鶴踏翻。
猶堪慰寂寞,漁火亂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