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參政挽章二首 其一
學海波瀾濶,人間爵齒尊。
南宮冠多士,東海起高門。
請去三公府,歸休五畝園。
何須篆幽石,天下有師言。
學海波瀾濶,人間爵齒尊。
南宮冠多士,東海起高門。
請去三公府,歸休五畝園。
何須篆幽石,天下有師言。
您的學識如大海般波瀾壯闊,在世間爵位高、年齒尊。在南宮考試中位居多士之首,家族在東海興起成為高門。您請求離開三公府,回到五畝田園中安享晚年。何須在石碑上鐫刻文字,您的教誨天下人都銘記。
學海:比喻學問淵博。
爵齒尊:爵位高、年齒尊。
南宮:指禮部會試。冠多士:在眾多士子中居首位。
東海:指代家族所在之地。高門:顯貴之家。
三公府:泛指朝廷高級官府。
五畝園:指歸隱后的田園。
篆幽石:在石碑上鐫刻文字。
師言:師長的教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楊參政應是一位有較高地位和學識的官員,詩人可能與其相識,在其去世后創作此挽章,表達對他的緬懷與敬意。
這首挽章主旨是贊頌楊參政的學識、成就和品德。其突出特點是用詞精準、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對逝者的評價方式。
先生義皇上,與物同逶迤。
道伴雜然至,閑情示之希。
蒲團茶味足,明窗情話遲。
一室多入靜,相見亦何時。
小隠世味薄,花飛慘殘春。
明玉剝楚筍,嫩紫庖吳莼。
不覺槃筯闕,但喜志意新。
我惟一廛足,何必問大鈞。
憶昨從游鄞水邊,星霜荏苒幾經年。
里居梁宋正連接,僑寓海山相后先。
別墅豈堪陪謝傅,后堂那復醉彭宣。
自慚憔悴成疏懶,浪許賡吟池上篇。
區宇半荊棘,干戈猶未休。
屢空無計奈,多病不禁愁。
農具應須辦,朝簪便合投。
全家耕谷口,一飽更何憂。
北郭望西湖,微徑幾尋尺。澹與人意長,云寒正無色。
深尋幽禪居,步轉蒼山側。落葉不可紀,遮盡山下石。
師方無定居,我亦何所適。四海漭無歸,老矣山中客。
百年熟機緣,還此共禪寂。語罷今古分,坐上有陳跡。
一笑視此生,何事非戲劇。開門納遙峰,暮雨一江白。
茲游非世逢,歸路晚蕭瑟。積陰迷曉昏,鐘聲報將夕。
江邊孤寺舊曾經,重枉驪駒當短亭。
落日催人心去住,東風回首淚飄零。
魂歸但覺楓林黑,書就終期汗簡青。
歸隠我無沖斗氣,相思時望少微星。
夜久燈花自吐紅,歲華已盡尚飄蓬。
身游百越風波外,路入千山雨雪中。
失馬舊知無得喪,拂龜那更問窮通。
懶將今古從頭數,幾度邯鄲夢不同。
乍去潭潭府,方多耿耿心。
嘗忘言激切,共嘆老侵尋。
側聽醫方驗,何期訃報臨。
缞麻望神坐,云亦慘愁陰。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濃。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煙蘿更幾重。
滄海清江共今古,黃花紅葉雜秋冬。
暝云自與千峰合,送我歸鞍寺寺鐘。
病倦扶危坐,起看天雨花。
蹇馿東野句,破屋玉川家。
勇羨穿籬犬,饑憐噪樹鴉。
龍山云壑勝,冰柱憶劉叉。
清曉看田去,乘露衣襟涼。
已有耘夫出,揖我喜非常。
為言苗正好,喜顏笑亦長。
雖有吏在門,視苗端可償。
年來心目昏,稍息文字業。
曉擁臺山云,時讀修禊帖。
稚子來捋須,幼孫每持鑷。
晚來微雨休,幽徑無不涉。
天下無雙雙井黃,遺編猶作舊時香。
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載功名紙半張。
使我詩篇如許好,關人身事亦何嘗。
地爐火暖燈花喜,且只移家住醉鄉。
蒔松須殘臘,栽花宜早春。
移竹日隨月,種麻月及辰。
旺方八卦定,農詩七月陳。
物性無不然,農業宜斤斤。
仆以義制心,自謂頗忠赤。
保國不保身,用忠豈用力。
所以四將命,悉能全趙璧。
未當引年歸,痛定思政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