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孫季和東湖二詩 其二
水拭雙鸞鏡,山環六曲屏。
云端迸朝日,木杪見踈星。
梅塢春長在,柴門夜不扃。
援琴誰寫景,思得與君聽。
水拭雙鸞鏡,山環六曲屏。
云端迸朝日,木杪見踈星。
梅塢春長在,柴門夜不扃。
援琴誰寫景,思得與君聽。
湖水如擦拭過的雙鸞鏡般清澈,山巒像環繞的六曲屏風。云端迸射出朝陽,樹梢間能看見稀疏的星星。梅林里春意長在,柴門夜晚也不關閉。誰能彈琴描繪這景色,真希望能和你一起聆聽。
雙鸞鏡:飾有雙鸞圖案的鏡子,這里形容湖水清澈如鏡。
六曲屏:曲折的屏風,比喻山巒環繞。
木杪:樹梢。踈星:即疏星,稀疏的星星。
梅塢:種有梅樹的山塢。
扃:關閉。
援琴:彈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應是詩人游覽東湖時,被東湖的美景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心境閑適,對眼前的自然景色充滿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東湖的美景,突出了景色的清幽與生機。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蔥鬰佳城秘,回環宅兆深。
懸崖森翠栢,踴地布黃金。
天下方云擾,斯人竟陸沈。
塵侵徐孺榻,弦斷伯牙琴。
往者南陽耕,相望鹿門翁。
時來拜床下,雞黍相與同。
安知田舍中,離鳳友伏龍。
我疑兩州間,地美物亦豐。
故應釣游處,清泉蔭高松。
人英何代無,儻有前賢風。
弓旌恐難致,羔雁或可通。
何年老揚雄,寄此十畝園。
年深草木荒,杖策誰叩門。
緬懷東坡老,陳跡記舊痕。
空余載酒堂,往事孰與論。
黃柑與丹荔,不受瘴霧昏。
邦人時餽奠,一笑空罍尊。
休沐不暇懶,趁此郊原晴。駕言出東門,蹀躞馬在坰。
江山恣游眺,頗愜幽人情。同行有勝侶,豪氣如陳登。
妙語傾錦囊,璀璨珠璣盈。暫釋簿領勞,頓覺心跡清。
人生一世中,轉徙如郵亭。愛君絕塵姿,坦坦心地平。
當年功名念,晚節師淵明。出處豈有心,敢論虧與成。
吾衰百念冷,端如在家僧。東山本非山,名字空崢嶸。
不見古松色,詎聞山鳥聲。演師獨面壁,燕坐朝黃庭。
骨冷喚不回,蚌珠秘龕燈。
山城無物可忘憂,但有平原病督郵。
知我囊中無白水,煩君若下出青州。
芳甘未謝三羊醞,傲兀能消萬古愁。
會待東郊春意動,鳴鞭乘興草堂游。
贈行新句比陽春,朝奏當年竦縉紳。
素業異時應有待,玄談高處亦無論。
平生骯臟皆華首,閱世崎嶇信損神。
只恐鶴書還赴隴,未容公作獨醒人。
觸石西游溯濁波,京華旅食謝經過。
年侵鏡里今如此,歌缺壺邊可奈何。
賓閣遙知懸玉麈,直廬應許到金坡。
須公一節趨環召,猶及昆明百步荷。
事賤反多暇,居卑適無虞。人間不爭地,聊此謝畏途。
豈無營營子,熟視付一吁。廛中亦何有,坐聽日月逾。
展卷閱千古,置書忘萬殊。不妨權子母,亦復商有無。
平生僅識字,乃與憂患俱。持此游學海,層臺漸積蘇。
年來但遮眼,頗覺心恬愉。囊錢足自飽,肯怖騶朱儒。
起臥一榻間,兀如橛株拘。涼風北窗下,不減愚溪愚。
誰能三萬卷,懸頭苦劬劬。小極正當寐,睡魔不須驅。
微華若么鳯,倒掛茂蔚中。
鳴鳥不可見,幽懷寄芳叢。
初移幾寸苞,稍展兩翅紅。
能使寂寞濱,余妍映蒿蓬。
空華信無根,遺跡故非足。如公三萬卷,碨磊貯心曲。
中虛自昭曠,不必巖電目。納芥本無難,膠弦端可續。
亡書共推張,斷簡當問束。笑談針左盲,指顧命騷仆。
豈知窮巷士,眼暗髪將禿。短檠黮無光,默坐守幽獨。
正當黜聰明,豈復分句讀。便便了無庸,但有孝先腹。
胡塵暗中原,世路日以艱。脫身九死中,自笑老且頑。
才志本不競,拂衣謝塵寰。相從莫逆人,云蘿共躋攀。
固知千里駒,未免山復山。我已卜西谷,背崖結三間。
豈無風篁嶺,亦有明月灣。平生真遠游,舊觀忽以還。
兒童釣遨處,陳跡猶班班。疊嶂藹空翠,暗泉響余潺。
采芝嵁??下,長謠想商顏。逋客不復駕,居然掩云關。
從來悟泡影,豈但忘觸蠻。所幸戎馬際,余生得長閑。
漢詔寛慈下玉京,人心天意格精誠。
初欣父老扶攜聽,忽看風云洶涌生。
千里沾濡隨渥澤,萬家愁嘆變歡聲。
南樓夜色晴方好,與子賡歌待月明。
獻納無明略,衰遲只故鄉。
養疴憑藥裹,掃跡寄僧坊。
不作荊州客,空悲漢署郎。
登樓那暇賦,衰鬢白蒼蒼。
故人尺素來天際,頗憶當年任守壘。
平明一笑百事空,不作細書書紙尾。
寄書五湖夸海岱,入眼滄溟無百里。
軍城崪屼枕青山,地脈遙從岱宗起。
題詩要為寫高閣,播飏意欲先糠粃。
晚登南宮頭已白,卻駕朱轓臨泗水。
丹燒未辨令威鶴,神游先跨琴高鯉。
可憐蕭散竹林士,埋玉青山骨空委。
人生一世偶相值,轉首羲皇不停晷。
西山妙跡欲仙去,爽氣朝來盡如洗。
遙知吊古一長喟,引送澆愁付浮蟻。
有詩淮上可微吟,會有流魚出傾耳。
旋植修篁一逕深,蕭然便可滌塵襟。
碧移湘浦千梢凈,清借淇園十畝陰。
曉檻秋聲風撼玉,空庭寒影月篩金。
造門賴有山陰客,酒熟時來伴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