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潁昌葉內翰見招
觸石西游溯濁波,京華旅食謝經過。
年侵鏡里今如此,歌缺壺邊可奈何。
賓閣遙知懸玉麈,直廬應許到金坡。
須公一節趨環召,猶及昆明百步荷。
觸石西游溯濁波,京華旅食謝經過。
年侵鏡里今如此,歌缺壺邊可奈何。
賓閣遙知懸玉麈,直廬應許到金坡。
須公一節趨環召,猶及昆明百步荷。
我逆著渾濁的水波西行,在京城旅居謀生,感謝您曾來看望我。歲月流逝,如今鏡中的我已這般模樣,想擊壺高歌卻已力不從心,又能怎么辦呢。我料想您的賓閣中定高懸著玉麈,您在官署值班時或許也能到金坡。等您奉召還朝時,還能趕上昆明池百步荷花盛開。
觸石:形容水波涌起,撞擊石頭,這里指逆水而行。
溯:逆流而上。
京華:京城。
旅食:旅居謀生。
謝經過:感謝(您)來看望。
年侵:歲月流逝。
歌缺壺邊:用祖逖擊壺缺口的典故,指有壯志卻無法實現。
賓閣:賓客聚集的地方。
玉麈:魏晉清談者常執的一種拂塵,這里指高雅的聚會。
直廬:官員值班的住所。
金坡:指翰林院。
一節:指使者所持的符節,這里指奉召還朝。
趨環召:奉召還朝。
昆明:指昆明池。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曾在京城旅居,友人葉內翰邀請他,詩人寫此詩作答。當時詩人或許感慨時光流逝,仕途不順,而對友人的未來充滿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酬答友人邀請,感慨自身歲月變遷,表達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其特點是情感細膩,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
颼颼風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獨倚樓。十二珠簾不上鉤。黯凝眸。一點漁燈古渡頭。
彤云風掃雪初晴。天外孤鴻三兩聲。獨擁寒衾不忍聽。月籠明。窗外梅花瘦影橫。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柳綠桃紅春晝永,家童喚起睡中忙。 偶然日下音書至,回首江城又夕陽。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云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經天亙地,滔滔流出,昆侖東北。神浪狂飆,奔騰觸裂,轟雷沃日??粗性蝿伲晖鯕?。雄壯勢、隆今昔。 鼓枻茫茫萬里,棹歌聲、響凝空碧。壯游汗漫,山川綿邈,飄飄吟跡。我欲乘槎,直窮銀漢,問津深入。喚君平一笑,誰夸漢客,取支機石。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花香滿院,花陰滿地,夜靜月明風細。南坡一室小如舟,都斂盡,山林清致。 竹簾半卷,柴門不閉,好個暮春天氣。長安多少曉雞聲,管不到、江南春睡。
木葉下君山??账?。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厥紫﹃柤t盡處,應是長安。
一夢江湖已十春,芒鞋不踐馬頭塵。 只知今日了今日,豈料一身愁一身。 南阮固應慚北阮,越人那得累秦人。 西風不但吹游子,吹老天涯白發親。
笛叫東風起。弄尊前、楊花小扇,燕毛初紫。萬點淮峰孤角外,驚下斜陽似綺。又婉娩、一番春意。歌舞相繆愁自猛,卷長波、一洗人間世。空熱我,醉時耳。 綠蕪冷葉瓜州市。最憐予、洞簫聲盡,闌干獨倚。落落東南墻一角,誰護山河萬里。問人在、玉關歸未。老矣青山燈火客,撫佳期、漫灑新亭淚。歌哽咽,事如水。
張顛沒在二十年,謂言草圣無人傳。零陵沙門繼其后, 新書大字大如斗。興來走筆如旋風,醉后耳熱心更兇。 忽如裴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又如吳生畫鬼神, 魑魅魍魎驚本身。鉤鎖相連勢不絕,倔強毒蛇爭屈鐵。 西河舞劍氣凌云,孤蓬自振唯有君。今日華堂看灑落, 四座喧呼嘆佳作。回首邀余賦一章,欲令羨價齊鐘張。 瑯誦□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顛復狂。忽然告我游南溟, 言祈亞相求大名。亞相書翰凌獻之,見君絕意必深知。 南中紙價當日貴,只恐貪泉成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