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參政第宴集
秩秩賓筵晝日開,校文初罷棘闈來。省臣禮數寬容抗,座主文章老許陪。碧椀漿寒清骨氣,紅綾餅耎膠牙腮。醉歸鼓腹羞餐素,預擬橫堂育俊才。
秩秩賓筵晝日開,校文初罷棘闈來。省臣禮數寬容抗,座主文章老許陪。碧椀漿寒清骨氣,紅綾餅耎膠牙腮。醉歸鼓腹羞餐素,預擬橫堂育俊才。
此身未有生,天地本無此。
忽此從何來,天地遺渣滓。
渣滓一歸盡,飛奔盡停已。
復得還自然,斯乃造化理。
逍遙無何鄉,庸非所居里。
奚以系戚欣,隨化為進止。
淵明千載心,先生會深旨。
栗里與梅峰,相望咫尺里。
白楊多悲風,黃壤多螻蟻。
此自傷世情,先生本無已。
紅塵三尺險,
中有是非波。
鵝黃淺淡雪初消,
拂水拖煙已萬條。
小得春風都解舞,
憎他絕似阿蠻腰。
乍寒乍暖落花天,好景全消又一年。
蝶影飄殘桃底露,鶯聲啼破柳梢煙。
休彈錦瑟傷青鬢,誰向紅樓惜翠鈿。
惆悵王孫歸路杳,任他茅草自芊綿。
趙州道有,趙州道無。
狗子佛性,天下分疏。
面赤不如語直,心真莫怪言粗。
七百甲子老禪伯,驢糞逢人換眼珠。
青成藍,藍謝青。
師何常,在明經。
流水清清映淺沙,
石林風急亂啼鴉。
荒村寒食無人到,
何處香來枳殼花。
去廓村居遂考槃,
炎天聊解使君鞍。
不辭野饌扳留薄,
更覺茅堂意緒寬。
云近清秋常弄態,
林淹宿雨晝生寒。
經旬亦有看花約,
僻地還同一醉歡。
兩都舊社幾人存
消息朦朧入夢魂
白發想非前日貌
玄亭或作別家園
暮云春樹關山遠
蒿里松邱涕淚繁
腸斷六橋堤畔路
梅桹花落月黃昏
人心甚可畏,
動熾如奔霆。
雖以刀鋸降,
不能為之寧。
至日今年更越西,京華遙望眼先迷。
朝衣待曙悲新約,唫燭爭寒憶舊題。
檐外冰霜愁自痼,山陽煙霧喜同隮。
宦途未暇滄洲遠,何處浮云不定棲。
漸近清秋節。等中年哀陶樂寫,早凋玄發。覓地埋憂無處是,不道胸襟開豁。窮更有詩為時杰。我欲飲冰嫌壘塊,甚炎天耐得心腸熱。前夢冷,把人撇。
歌場吹笛橫云裂。頓呼起豪情壯志,櫻風蘆雪。年少談兵懷梵筴,勝是遺編殘缺。健羽迅春鶯得說。易警涼柯思余睡,正清陰滿地成愁絕。斜日下,蟬凄咽。
小病經旬意興慵,
登高何必問前蹤。
西風浦溆江云懶,
落日城樓山氣濃。
綠蟻隨緣還覓醉,
黃花無主為誰容。
游人未覺歸來晚,
煙樹荒寒野寺鐘。
謹言渾不畏
忍事又何妨
名如九鼎重,筆有萬鈞力。
甘從潁川最,厭就承明直。
頃時未承顏,既見有矜色。
歸語同舍生,吾幾類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