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道間農家
三兩人家松柏林,翁垂霜發媼釵荊。兒耕婦織輸官了,山茗村醪樂此生。竹外流泉繞屋鳴,田頭有水不憂晴。春來豈問芳菲事,只辦犁鋤要早耕。
三兩人家松柏林,翁垂霜發媼釵荊。兒耕婦織輸官了,山茗村醪樂此生。竹外流泉繞屋鳴,田頭有水不憂晴。春來豈問芳菲事,只辦犁鋤要早耕。
人生萬事反覆多,
道路后先能幾何。
天地無心運五株
浩然二氣塞堪輿
心兮未動機先動
氣也無初道有初
觸處形形分上下
初時噩噩本空虛
乾坤不欲藏玄妙
故把梅花畫出渠
種竹荒岡手記曾,
滿林蒼翠盡騰凌。
遙連野水青無間,
斜壓秋云冷不勝。
慣覓漁竿防稚子,
秪分拄杖與山僧。
黃陵歌罷無人和,
明月闌干只自憑。
柳風揉不碎
煙色一浮清
圓缺殊無奈
循環自有情
翻將蛺蝶夢
叩作琉璃聲
花影同呼吸
真堪照我生
寶墨樓前,賜麟堂上,一別三年。喜學有師承,文章丕變,士多矜式,禮義相先。振起儒風,激昂晚進,洙泗門墻得正傳。共道是,有蘇公條教,白日青天。
蹇予謝政歸田。正欲訪、匡廬五老煙。奈白鹿洞中,難留地主,紫薇花下,忽送神仙。便省東齊,舊游西晉,一點文星入紫躔。重分守,記華堂丹桂,綠酒歌筵。
北風吹不歇,
夢中道路寒。
故里逢父老,
凜冽多慘顏。
五嶺炎蒸地,
臘月常衣單。
不信別來久,
霜雪亦漫漫。
群峰驚易老,猶自替人寒。
有火雖紅擁,慵吟只白看。
不妨添冷落,何暇掃零殘。
小佇蘢蔥日,銷镕卻怕難。
幅巾短褐雁行秋,
不照青銅不倚樓。
今耄昔童無異性,
世間寒暑任遷流。
泊舟富春渚,躡屩富春山?;呐_見遺構,下瞰滄江寒。
中有績學子,辛苦服儒冠。巖扉入松柏,猿鳥時往還。掃榻落葉下,捲幔浮云閒。橫經對秋月,遙音薄林巒。
豈謂耽章句,斯道常先難。朅來千載馀,翱翔賢士關。
持節出烏府,典憲佐秋官。南山宿霧姿,文采何班班。高岡鳴陽侶,九仞云逵翰。值此明盛時,玉佩聲珊珊。
矯首讀書處,煙蘿邈躋攀。嚴陵客星隱,清名滿人間。出處雖異途,我心求所安。
黃生無誠信,冥強將儂期。通夕出門望,至晚竟不來。
崔子信桑條,餒去多餒還。為歡復摧折,命生絲發間。
松柏葉青倩,石榴花葳蕤。迮置前后事,歡今定憐誰。
結伴歸時正快哉
娟娟新月照吟懷
慇勤更辱鄰舟問
何日重過故里來
漾空明,柳風偏攪離魂??赡蝿e館愔愔,千念集晨昏。試欲折花歸去,恐簪花人老,不當芳春。但野煙恨水,清泠萬里,情往思存。
滄桑一角,悲生極浦,垂涕雍門。獨撫危弦,還仿佛、滿湖青草,寒浸湘云。江南夢遠,怕此時、都種愁根。剩伴我、有飛鳶點點,蘆邊雁影,天上星痕。
空王臺殿入煙霄,
香霧濛濛晚未消。
肯使高談雜城市,
直分清嘯與漁樵。
塵心頓擬皈三乘,
老衲猶能說六朝。
日暮千山松籟起,
滿江吹送紫鸞簫。
情深恨切。憶伊誚沒些休歇。百般做處百廝愜。管是前生,曾負你冤業。
臨岐不忍匆匆別。兩行珠淚流紅頰。關山漸遠音書絕。一個心腸,兩處對風月。
長安少年郎,意傾裘馬中。水鳧偶相值,蘭臭豈復同。誰令千金璧,照此白發翁。得之非人力,舍去真天窮。
五月畏涂暑,千里苦炎熇。天臺大士廬,妙境在寥廓。解鞍修凈供,茗椀應自瀹。安得從君游,享此方外樂。
妙哉揭陽君,文起八代衰。平生誦公文,手自不停披。只今老眼暗,刮膜無金篦。
天臺有巨刻,君其為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