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倪南雄
京華相別后,聞爾亦南圖。笑解銀魚綬,坐分銅虎符。山蟠五嶺厚,俗到百蠻殊。千里梅花使,春風好寄余。
京華相別后,聞爾亦南圖。笑解銀魚綬,坐分銅虎符。山蟠五嶺厚,俗到百蠻殊。千里梅花使,春風好寄余。
憶臥蓬萊閣
同聽午唱雞
星辰望天北
簪組隔城西
幾日宣魚鑰
長驅響月題
更憑催鄧子
要剸玉如泥
落日秋風嶺上村。全稀過雁少行人。正是悲傷愁絕處,更黃昏。
漠漠野煙生碧樹,漫漫衰草際黃云。借使昔人行到此,也銷魂。
玉臺不減雨花臺,惹得游人數往來。綠幄濃陰松與竹,浮云山勢暗仍開。疏鐘幾杵僧初飯,啼鳥一聲月在梅。此景此情誰悟得,豪吟偏喜數人陪。
岸幘高樓誰與陪,數竿修竹數枝梅。野花啼鳥無春夏,雨跡云蹤有卷開。漫把石齋詩屢誦,載思別駕馬曾來。悠悠俯仰乾隆闊,一笑清風滿玉臺。
天印峰頭望太空,海天冥漠快高鴻。煙霞窟宅將儔侶,玉雪襟懷見始終。曳履那沾東郭雪,枕書長占北窗風。虛無大藥千年鼎,潦倒滄洲一釣翁。
風塵無路上漁蓑,林壑逍遙樂事多。花底笙歌傳酒賦,水邊臺榭散行窩。素心一任浮云變,華發其如大藥何。新買小山皆種桂,綠陰青子任婆娑。
公車奏牘竟如何
綵筆縱橫意氣多
歸去釣魚滄海上
九仙秋色郁嵯峨
一跌竟不起,
兩州空復更。
臺綱元振舉,
物論甚分明。
遂絕朝天騎,
空傳跨海鯨。
遙知流涕者,
豈但一門生。
西風挾愁來,一歲一相侵。
引手掬秋意,浩曠不可尋。
胡為愁因依,蒼然與之深。
得非纏縛懷,乘此蕭颯音。
傾膏入塵緣,迫使煎其心。
靜思了能悟,百慮澄孤襟。
君看中天月,萬里云無陰。
深衣章甫。吟嘯西樵塢。回也不愚參也魯。公是顏曾之侶。
江門遺旨能尋。一簾風月閑心。文字不遮禪悅,何妨盡興酣沉。
避俗荒齋寄索居,
傍人饑飽任粗疏。
佛燈光照朝磨劍,
梵語聲淆夜讀書。
一榻臞禪僧自在,
滿窗明月客非初。
詩人死后魂難瞑,
定把煩冤問太虛。
珠玉作泥沙,山谷量牛馬。
試上累累丘壟看,誰是強梁者。
水浸淺深檐,山壓高低瓦。
山水朝來笑問人,翁早歸來也。
空恃朱顏惜餅金
獨留遺恨到于今
琵琶一曲和番淚
芳草千年望漢心
自是美人多命薄
非關天子不恩深
孤墳三尺豐碑在
環佩春風未易尋
海上狼烽不起煙,兵戈猶記舊年前。
巖居有客能招飲,肉食何人為給鮮。
但得生涯類盤谷,可無風景似斜川。
共尋糊口田三畝,仍辦遮頭屋數椽。
十年塵土暗青袍,
作宦今看改鬢毛。
南國才名非汨沒,
北州民力正煩勞。
貧憐范叔惟塵甑,
貴識王祥有佩刀。
春興不隨公事了,
絳紗籠月坐揮毫。
喬木婆娑陰正肥
夕陽相對嶺崔巍
薰風拂樹涼云起
暮景蒼然送輦歸
須知元化仗丹青,
移得滄江在畫屏。
看取乾坤一般色,
可憐長短謾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