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
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積此萬古恨,春草不復生。悲風四邊來,腸斷白楊聲。
借問誰家地,埋沒蒿里塋。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舉銘旌。
一鳥死,百鳥鳴。一獸走,百獸驚。桓山之禽別離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倉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荊。
交柯之木本同形,孤竹延陵,讓國揚名。
高風緬邈,頹波激清。尺布之謠,塞耳不能聽。
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積此萬古恨,春草不復生。悲風四邊來,腸斷白楊聲。
借問誰家地,埋沒蒿里塋。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舉銘旌。
一鳥死,百鳥鳴。一獸走,百獸驚。桓山之禽別離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倉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荊。
交柯之木本同形,孤竹延陵,讓國揚名。
高風緬邈,頹波激清。尺布之謠,塞耳不能聽。
我走到上留田這個地方,看到一座孤墳高高聳立。這里積聚著萬古的遺恨,連春草都不再生長。悲涼的風從四面吹來,白楊樹的聲響讓人肝腸寸斷。我打聽這是誰家的墓地,原來是埋葬在蒿里的墳塋。老人對我說,這里就是上留田,當年的蓬草和墳頭如今已被夷平。從前弟弟死了哥哥卻不埋葬,別人在這里為弟弟舉著銘旌。一只鳥死了,百鳥都悲鳴;一只獸跑了,百獸都震驚。桓山的禽鳥離別時痛苦不堪,想離去卻盤旋著不能遠飛。田氏兄弟倉促間骨肉分離,青天白日下紫荊花瞬間枯萎。連枝的樹木原本同根同形,伯夷叔齊、季札讓國而揚名。高尚的風范已很遙遠,希望這頹敗的世風能被激濁揚清。那‘一尺布,尚可縫’的歌謠,我塞住耳朵也不想聽。
上留田:地名。
崢嶸:高峻的樣子。
蒿里:墓地。
蓬科馬鬣:蓬草和墳頭。
銘旌:豎在靈柩前標志死者官銜和姓名的長幡。
桓山之禽:典出《孔子家語》,桓山之鳥,幼鳥被抓,母鳥悲鳴。
田氏:典出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田氏三兄弟欲分財,堂前紫荊樹忽然枯萎,兄弟感悟,不再分家,紫荊復榮。
交柯之木:枝葉交錯的樹木。
孤竹:指伯夷、叔齊,孤竹君之子,相互讓國。
延陵:指季札,吳王壽夢之子,多次讓國。
尺布之謠:漢文帝弟淮南王劉長謀反被廢,在押解途中絕食而死,民間有‘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歌謠。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兄弟不睦、親情淡薄的現象,李白借此詩批判這種不良風氣,倡導高尚的道德風尚。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兄弟間不講情義的行為,弘揚讓國的高風亮節。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強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白對社會道德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四姑嶂下花始開,
九子嶺邊聞晚雷。
濛濛細雨一帆重,
人向春云來處來。
虛廊空白月,燈火閉重闈。
思苦詩難繼,更長夢易歸。
徒勞爭墨榜,須信有朱衣。
萬事前期定,升沉不爾違。
擊劍呼盧酒半醒,
雕鞍斜跨剪長亭。
欲尋世路難窮趣,
蒲海蔥山一片清。
捩柁揚帆似發機,茫洋自顧此生微。
亂山斷處天應盡,一發窮時鳥不飛。
魚眼光邊波閃爍,龍涎影外國依稀。
壯游奇絕平生冠,斯語東坡未必非。
春事行將暮,游情尚未闌。名園殊曲折,佳客共盤桓。趣以滄洲得,懷從酒碊寬。偶然移步屧,竟日博清歡。
細路逶迤入,城南訪辟疆。竹疏三徑辟,樹暗一扉藏。款客虛廚具,譚詩剩草堂。不妨留少選,幽意引春陽。
造徑須臾頃,支床晻靄間。泉當茶灶瀉,草近藥闌刪。城市喧能避,山林興未慳。宦游嗟已久,勝事忽相關。
花木邱遲媚,蓬蒿仲蔚開。尚須疏曲沼,更擬榜層臺。綠護苔痕上,青延樹色來。坐深忘日暝,清話絕氛埃。
片石撐何有,孤亭縛亦宜。朅來倦投腳,小住醉支頤。筍勿當蹊坼,花煩趁雨移。囑他勤汛掃,底為后游期。
遲留心所愜,別去意如何。觸迕藤梢亂,將扶竹影多。地偏忘近遠,春老惜蹉跎。良會應須念,晴天許再過。
官舍蘧廬是,蕭然寄水東。忘機狎鷗鷺,閱世混雞蟲。小海歌誰續,停云詠絕工。勝游馀興在,且復一樽同。
忠孝門風重,文章世澤深。終天攀柏淚,曠代讀書心。摯友于君取,陳人獨我尋。坐中有施宿,相對亦沈吟。
樹老風霜勁,庭虛幾席幽。耽情仍竹素,微尚托林邱。何季糧馀幾,張融宅自謀。平生瀟灑意,絕域足清游。
東嶺月初出,南園客未歸。當筵鎮幽賞,促坐佇清輝。帙待風前展,蔬將雨后肥。愿言頻過我,折簡勿相違。
白績含閨怨,吳蠶五月空。但知桑葉綠,不識茜花紅。
梁鴻無好興,歸及采桑時。愧汝張京兆,朝朝畫翠眉。
擊蒙鑿帝竅,
躐等尊玄經。
混沌死七日,
童烏夭九齡。
南渡以后推丹青,入妙首數天水生。光堯皇帝重毫素,集英殿里揮御屏。賞賜一時頒內府,珊瑚碧玉黃金繒。
云麾將軍有遺響,夏圭馬遠同馳聲。怪石盤繪世所貴,浮巒暖翠千人驚。零紈斷素久磨滅,譬如孤鶴遺修翎。
今茲之圖何處得,海天落照臨蓬瀛。蒼茫島嶼在云際,居然蜃市紛縱橫。貝闕瓊樓互隱現,溟渤浩蕩朝玉京。
金芝瑤草安可數,時有仙侶飄華纓。方壺員嶠生筆底,又如霞起連赤城。鯨濤赑屃走寸腕,依稀噴沫蛟龍腥。
手招徐福呼不起,三山縹緲開金庭。海堧洲渚勢迢遞,芥舟葉葉飛晴蜓。碧嵐翠靄千萬疊,畫工得勿勞經營。
一峰忽起冠云杪,遙睇眾嶺猶列星。空齋臥游到懸圃,便欲擊汰還揚舲。琉璃萬頃海煙滅,濯錦錦江如練明。
枕碧亭邊啟緗篋,耳畔但覺天風鳴。隅庭落日杳無際,搔首海天何限情。
浩劫東南孰釀成,滄桑馀淚尚縱橫。
頗聞樞相殷推轂,俾綰疆符謬典兵。
勢迫同舟甘掣肘,賊來滿地且逃生。
出身本是由廝養,屈殺書生兩字名。
芒芒赤縣州,六合拱神京。蠻夷歸鞭笞,殷武善徂征。維時士用命,拘原盡力爭。
自從宣宗季,恬嬉為敵輕。乙酉勝法蘭,棄藩與行成。是以朝鮮事,倭人首敗盟。
今皇奮威怒,志在吞鯢鯨。誰知勢決裂,到處無堅城。一退鴨綠江,遂喪鳳凰營。
遼東與山東,島嶼任縱橫。豈無金湯隘,尚有鐵甲兵。汪、黃主樞省,陵寢迫震驚。
積弱已不振,一蹶何時興!我思所由來,兵將不同誠。濟危無韓、岳,上下久離情。
暌隔致蠱否,未有不分崩。可恨行陣士,赴戰各貪生!
閫內謀不施,閫外士無能。四郊多壘日,孰為奮請纓!
將相今何用,氣象空崢嶸!入轅開府坐,出門除道行。臨民事赫奕,遇敵屏息聲。
坐談抒奇略,議和以為名。蹙地日千里,不知辱與榮。
我欲哭秦師,葬汝白起坑。
去年七月朔風潮,倒海排山蜃鱷驕。
亭□□□□□□,□宮未必盡飄飖。
隨宜補葺燈窗破,循序扶持粟廩□。
□友一心研義理,浙鄉風俗未蕭條。
天心邊色總冥濛,三子同來爾一翁。白眼欲枯重著雪,青衫已破又吹風。但將胸腹長留餓,未必文章好送窮。慚愧老僧馀舌在,廣長終不救囊空。
形容憔悴氣猶雄,攜得江濤過海東。天網既能羅野鶴,邊霜偏欲冷書蟲。已知筆競湘沅富,見說針兼秦越工。此地參苓原有禁,可憐文士術終窮。
飛葭六琯動芳晨,玳瑁筵開并帝臣。長揖將軍元有客,掃門丞相詎無人。黃云絕塞閑金甲,紫霧中天護玉宸。不為上公雙吐哺,荷衣容易到風塵。
旅館陽回雪乍晴,梅花吹角暮云平。羹調上相長楊殿,酒出元戎細柳營。鹓鷺三千隨玉陛,熊羆十萬衛金城。酬知何限干將色,夜夜雙龍匣底鳴。
一一聽宮徵,銖銖較短長。
品題分玉石,得失異炎涼。
中的非無術,知音豈易忘。
魚龍頭角老,變化更何方。
二十四橋邊,當壚誰可憐。妝成窺容坐,不奈數青錢。
東家女十三,西家女十五。夜半搴娘啼,嫁與并州估。
羅衣束素云,繡履裹纖玉。低回不自前,含嬌滅華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