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葺省中西亭 其二
固愛春陰好,兼愁秋雨聲。以茲無所植,獨坐有馀清。岸幘浮云度,攤書落照明。避人吾已足,何事更經營。
固愛春陰好,兼愁秋雨聲。以茲無所植,獨坐有馀清。岸幘浮云度,攤書落照明。避人吾已足,何事更經營。
聲音笑貌可為,
顏色哭泣難掩。
圣人無私喜怒,
見于誅予與點。
江潭瑤草不須生,自折疏麻送遠行。
九廟威靈元白日,四愁風雨有孤榮。
青編白簡星光迥,大纛高牙落照傾。
極目蒼生悲海色,唯馀三學傲公卿。
云液初篘小甕香
風漪乍展北窗涼
巢乾燕乳蟲供哺
花過蜂閑蜜滿房
閉戶不知春已去
鈔書但覺日方長
所嗟詩思年來減
虛負奚奴古錦囊
博帶褒衣振古風
翩翩意氣自江東
清修迥出風塵外
大隱偏耽城市中
名在任教聞女子
書傳何必對倉公
亦知太史稱難弟
調燮誰當國手同
陸沈世務易成嗟,克復神州再造家。枉屬模棱蘇味道,更無痛哭買長沙。上方高誼酬良犬,當道殷憂式怒蛙。聞說和親非國辱,宰臣循例罷珠厓。
瓣香誰也奉湘陰,獨立蒼茫感嗣音。爭幣外庭伸士節,裹尸遼海見臣心。論緣正本恩江總,謀及平吳負郭欽。此往若為天下計,百年應有異苔岑。
肝膽何曾旗介藩,每從授甲病乘軒。枯魚乞解昆明索,處虱同嗟小阮裈。更向伊川悲野祭,今聞濮上效夷言。請纓南越尋常事,指望終軍叩九閽。
鵜鴂先鳴萎眾芳,好音空復系瀟湘。昏燈院宇苔花濕,暮雨山橋木葉荒。前代不群謀鷙鳥,幾人先戒得鸞皇。女媭野廟秋風淚,數斷砧聲已渺茫。
真諦休談欲度人,
度人先自正其身。
天倫棄擲如蕭梗,
反認他親作己親。
七十行強半,后山言可思。
人生雖苦相,肯為長年悲。
餞臘舊有例,西山辦一詩。
去歲忽墐戶,今晨意尤奇。
嵚崎數州間,絕海居江湄。
高樓若蜂房,自笑裹妍皮。
那知獨往人,百憂歸怒嬉。
鸞腸費萬回,巾車來何遲。
胸中屴崱峰,云衣方四垂。
真當賦梅花,一舸呼姜夔。
椒花不登盤,我自忘為誰。
客從故鄉至,為我理瑤琴。
流水本無意,高云若有心。
朔風吹早雁,落葉下疏林。
之子不歸去,衡山空自深。
黿鼎功名染指來,
故園山水亦悠哉。
可人最是猥園菊,
不待秋風也自開。
飛絮空濛鎖畫樓
年年寒食聽離留
爭信龍池三二月
片風絲雨欲驚秋
越女顏如玉,和歌行晚風。舉頭乍相識,棹入蓮葉中。
蓮葉翻亂紅,正在若耶曲。愿見隔溪上,對坐斗眉綠。
好勇不須探虎穴,愛奇何用點犀燈。
當求義路勤行己,休把福田閒問僧。
一榻靜無塵世物,半宵渾似玉池冰。
起來題作清心館,此去泥污千萬層。
安樂全高節,
津橋聽杜鵑。
清風千古在,
觀物到先天。
清露堂久圮,亦園猶可尋。遺文漸零落,松雪偕云林。詩載佳山堂,三復傷人琴。當日毛陳朱,聲價侔璆琳。
相公攜斗酒,溪上時行吟。檢討輯舊聞,逸事多浮沈。拈花舊剎存,禿柳搖疏陰。磬聲云外來,觸我清涼心。
徙倚古亭西,坐聽山鳥音。荒涼暮色起,遠接西山翠。退谷有殘花,西涯無舊寺。茲水尚明瑟,回環繞初地。
蘆芽與葦根,雪盡春風吹。陰陽向背勢,結構出精意。江湖數幽客,各具扁舟思。故鄉曠別久,姑托魚鳥醉。
野云老畫師,花間抱佛睡。約我翻殘書,補作萬柳記。
鳩能喚雨復呼晴,
日日長從屋角鳴。
晴雨不應關汝事,
強饒唇舌效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