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陳宗虞夜坐
不知秋已晚,忽見菊花叢。獨坐閑亭上,相期細雨中。燭融蘭焰紫,杯泛杏膏紅。未聽歌鐘罷,蕭然動北風。
不知秋已晚,忽見菊花叢。獨坐閑亭上,相期細雨中。燭融蘭焰紫,杯泛杏膏紅。未聽歌鐘罷,蕭然動北風。
宸極沾仙籍,雙鳧別尚方。何如魏賓客,不減漢循良。大府宜方器,牙門足薦章。材高豈伏櫪,萬里見乘黃。
潘岳花封宰,陳琳將幕材。檄文傳萬壘,列宿近三臺。悵望薊門路,深懷河朔杯。君王求駿骨,待詔上燕臺。
大府元戎騎,長驅引萬群。共迎劉記室,喜得郤參軍。燕月排弓影,邊霜綴鎧文。知君嫻廟略,一嘯灑天氛。
躬圭寶箑俱藏起,
出入惟消笠與蓑。
農說雨旸差有準,
客談間諜易傳訛。
豐年海熟田尤熟,
圣代朝和野亦和。
縱使大寒并大暑,
小車時出至行窩。
嚴灘片石舊漁磯
隱士曾經入帝畿
應悔羊裘招物色
釣師祇合著蓑衣
豆苗鹿嚼解烏毒,
艾葉雀銜奪燕巢。
鳥獸不曾看本草,
諳知藥性是誰教。
桓公北伐至孤竹,武帝東巡禮岱宗。大幘神人誰復識,羽衣仙子竟難逢。
游談遂化燕齊俗,豪俠尚傳王霸蹤。況是邊風好馳射,居民不復力耕農。
唐文皇帝昔東征,黃鉞親將天策兵。遂以至尊臨絕塞,寧知萬乘困孤城。
玄齡垂死留書諫,仁貴捐生躍馬迎。從古明王勤遠略,不如高拱享升平。
書生白首對青鐙,卷里山河見未曾。秋水詎能窺海若,夏蟲難與語寒冰。
龍門筆壯漢司馬,巴峽詩奇杜少陵。不出戶庭知六合,圣人猶復泰山登。
久向鏡中憐白發,
初從月下倒清尊。
他年暇日容相念,
樗櫟湘西綠樹村。
廣寒深鎖幾春秋,
難得三郎到此游。
寂寞嫦娥開笑靨,
只為相見解煩憂。
靈均苗裔,羨十年學道,匡廬山下。忽聽簾泉豗冷瀑,豪氣軼于生馬。亟跳三邊,橫穿九塞,開口談王霸。軍中毬獵,醉從諸將游射。
提罷匕首入秦,不禁忍俊,縹緲思登華。白帝祠邊三尺雪,正值玉姜思嫁。笑把岳蓮,亂拋博箭,調弄如花者。歸而偕隱,白羊瑤島同跨。
通眉舊是玉樓仙
昌谷春消野竹煙
誓倒奚囊傳好句
人間差有外兄賢
去年湖上雪欺梅。片云開。月飛來。雪月光中、無處認樓臺。今歲梅開依舊雪,人如月,對花笑,還有誰。
一枝兩枝三四蕊。想西湖,今帝里。彩箋爛綺。孤山外、目斷云飛。坐久花寒、香露濕人衣。誰作叫云橫短玉,三弄徹,對東風,和淚吹。
暑氣何方卻,
端資此一篷。
敢誇絲作障,
聊藉竹為功。
延爽來深院,
驅炎幕遠空。
捲舒隨意好,
引月更通風。
秋冬官催認餉忙
一絲一粟便輸將
最憐番俗須重譯
溪壑終疑飽社商
聞道虛空曾解講,
信疑往決西山亮。
煙雨溟濛蘚石溫,
六藏影跡難尋訪。
小徑披榛扣竹扉,
道人一見笑掀眉。
布衲橫肩瘦如削,
口持密語沒停時。
云檐掃榻延居夏,
白蓮香散東林社。
澗水松風說苦空,
不資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問老孤松,
具足門中有正宗。
灼然嫌佛不肯做,
鳳棲不在梧桐樹。
疏星錯落瑤天,
皓月徘徊銀漢。
凄斷何處清歌,
單衣飯牛夜半。
開遍南枝又北枝
春風消息不嫌遲
平生自抱冰為骨
莫待趨炎附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