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一
吾方蹈孔孟,未暇師粲可。
吾方蹈孔孟,未暇師粲可。
瑯珰征鐸戒徒馭,
夾道濃陰滌塵慮。
肩輿南下邯鄲南,
又過西陵歌舞處。
玉顏霸業都成灰,
石火電光安在哉?
寥落荒臺長荒草,
一樹野棠臺上開。
我欲吟愁愁日遠,
漳水東流流不返。
水邊古渡夕陽斜,
風卷黃沙瞇人眼。
曉天月白,
古岸舟橫。
一陽來復,
吾道大亨。
鮫盤千點怨吞聲,
蠟炬風高翠箔輕。
夜半商陵聞別鶴,
酒闌安石對哀箏。
銀屏欲去連珠迸,
金屋初來玉箸橫。
馬上悲歌寄黃鵠,
紫臺回首暮云平。
錢塘江潮秋最巨,未抵鹽官十之五。我來鹽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
江水忽凝不敢東,海口哆張反西吐。潮不推行直上飛,水不平流自僵豎。
海若憑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馬銜高坐蛟鼉舞,拔箭倒發錢王弩。
須臾直撼塘根去,搖動千人萬人股。如卷黑云旋風雨,如騁陣馬斗貔虎。
如陰陽炭海底煮,如決瓠子不能御。三千水擊徙滄溟,十二城墮倒天柱。
氣欲平吞于越天,勢將一洗余杭土。吁嗟乎,地缺難得媧皇補,大功未畢悲神禹。
此是東南不足處,豈為區區文與伍。滄海桑田隔一堤,魚龍黧首相鄰處。
我皇功德及環瀛,親筑長防俾安堵。全用金錢疊作塘,不使蒼生沐咸鹵。
邇來龕赭漲橫沙,卻指尖山作門戶。雁齒長樁十萬行,魚鱗巨石三層礎。
王充論前有古跡,枚乘發后無奇語。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詞人心樂帝心苦。
漫云吏隱即神仙,
匏系終多物累牽。
濁酒一杯琴一曲,
最宜人是遠山巔。
舒姑化為泉,牛哀病作虎。
或柳生肘間,或男變為女。
鳥獸及水木,本不與民伍。
胡然生變遷,不待死歸土。
百骸是己物,尚不能為主。
況彼時命間,倚伏何足數。
時來不可遏,命去焉能取。
唯當養浩然,吾聞達人語。
驀地東風卷怒濤,
桃花春浪禹門高。
垂虹直下三千尺,
冉冉金鉤釣巨鰲。
東海淵渟別一湖,偕游竟日足歡娛。微風蹙浪清如許,遠岫籠云淡欲無。自得錦鱗時在藻,翩然淺瀨起飛鳧。倚闌共詠溪山勝,寫入新詩當畫圖。
一鑒空明泛畫船,淡妝濃抹欲爭妍。綠榕深鎖湖亭日,修竹輕搖野渡煙。遣興如斯同白傅,移情何用學成連。漁歌晚唱晴霞落,髣髴三潭印月邊。
怪雨盲風,留不住、江邊行色。煩問訊、冥鴻高士,釣鰲詞客。千百年傳吾輩話,二三子系斯文脈。聽王郎、一曲玉簫聲,凄金石。
晞發處,怡山碧。垂釣處,滄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遺直。只愿常留相見面,未宜輕屈平生膝。有狂談、欲吐且休休,驚鄰壁。
感慨文山別集章,白頭老淚幾淋浪。若言君父無情者,除是當年趙子昂。
殷士周家亦可推,大元此老殺何為。我知世祖終寬厚,天授非人識者誰。
神在知幾道亦行,存亡進退古今情。堂堂如此文山輩,要亦人間萬古英。
春濃畫閣下簾鉤,人在青樓,書在紅樓。誰將芳草字忘憂。花已含愁,酒更添愁。
凄涼無緒擘箜篌,病似殘秋,夢斷殘秋。蕭郎離恨托詞頭。寫怨梁州,入破甘州。
莫上李陵臺,請看蘇武節。
此節受自漢天子,攜來胡地共冰雪。
氈為餐,雪為水,羝乳不生臣心死。
單于秋風海上來,吹盡節旄春不回。
一朝漢地歸胡牧,麒麟閣上節仍禿。
整軍首運帷幄謀,
煌煌真誥褒壯猷。
新政權輿播湘楚,
嘉聲憲走盈亞歐。
壽屆黍秩杖于國,
算綿八千歲為秋。
上方瑰寶西方佛,
眷念元老天貺優。
清溪十里幾多盤,
收束將窮卻放寬。
山要攔人攔不住,
側身讓過乞人看。
停舟聊小憩,散步野堤邊。
獨樹下歸鳥,寒江多晚煙。
坡頭僧斸藥,渡口客呼船。
知是仙源路,風光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