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逸人
菑停滯穗壤余蔬,畝首東南樂隠居。
席地雕觴千日酒,振緡丹水百金魚。
潺湲弄月蘋汀晚,嗢噱調琴菌閣虛。
霄外高情思把袂,西疇何日一巾車。
菑停滯穗壤余蔬,畝首東南樂隠居。
席地雕觴千日酒,振緡丹水百金魚。
潺湲弄月蘋汀晚,嗢噱調琴菌閣虛。
霄外高情思把袂,西疇何日一巾車。
田野里有遺留的禾穗和剩余的蔬菜,在東南的田頭快樂地隱居。坐在地上用精美的酒杯飲著千日美酒,在丹水中拉起釣繩釣上百條金魚。在潺潺流水邊伴著月色,在長滿蘋草的小洲上待到傍晚,在菌閣中歡笑調弄琴弦,這里空靈幽靜。我在塵世之外懷著高遠情思想與你攜手,不知何日能乘巾車到西邊的田地與你相見。
菑(zī):初耕的田地。滯穗:遺留在田中的禾穗。壤余蔬:田地里剩余的蔬菜。
畝首:田頭。
雕觴:精美的酒杯。千日酒:傳說中山人狄希釀造的酒,飲后能醉千日。
振緡(mín):拉起釣繩。丹水:水名。
潺湲(chán yuán):水流聲。蘋汀:長滿蘋草的小洲。
嗢噱(wà jué):歡笑。菌閣:形如菌狀的樓閣。
把袂(mèi):攜手。
西疇(chóu):西邊的田地。巾車:有帷幕的車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隱逸風氣,詩人可能是在聽聞史逸人的隱居生活后,心生向往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這種閑適生活的憧憬。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史逸人隱居生活的羨慕和與之相聚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描繪隱居場景生動,意境悠然。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隱逸生活的追求。
風雨未過桐華時,宜春苑中梨萼披。
天子賜宴群臣嬉,少年都尉方追隨。
暮歸遲喜聯留后,兄弟雙弓射熊皮。
侯宗戚族坐上少,伯仲相顧驚恩私。
鳳皇樓高玉簫吹,金絡駿馬不肯騎。
自戒危溢作后規,何郎莫媿書與詩。
昔觀唐人詩,茶詠鴉山嘉。鴉銜茶子生,遂同山名鴉。
重以初槍旗,采之穿煙霞。江南雖盛產,處處無此茶。
纖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競收青篛焙,不重漉酒紗。
顧渚亦頗近,蒙頂來以遐。雙井鷹掇爪,建溪春剝葩。
日鑄弄香美,天目猶稻麻。吳人與越人,各各相鬭夸。
傳買費金帛,愛貪無夷華。甘苦不一致,精麤還有差。
至珍非貴多,為贈勿言些。如何煩縣僚,忽遺及我家。
雪貯雙砂罌,詩琢無玉瑕。文字搜怪奇,難于抱長蛇。
明珠滿紙上,剩畜不為奢。玩久手生胝,窺久眼生花。
嘗聞茗消肉,應亦可破瘕。飲啜氣覺清,賞重嘆復嗟。
嘆嗟既不足,吟誦又豈加。我今實強為,君莫笑我耶。
庭中兩大樹,池上千竿竹。
竹有紅淚班,樹無眾鳥宿。
昔日白傅歸,愛吟裴令續。
間流水西園,翻然入他族。
兩壁美人虹已收,蒼崖纖手蘚痕秋。
和親只道能稽古,沉略從來不解羞。
漢月明明掌中照,胡塵漠漠指間留。
昭君歿后更多恨,彈作琵琶曲未休。
圣賢無不死,壽夭復何云。
唯有名常在,其余理莫分。
朝榮金玉寶,莫殞蕙蘭焚。
今日寢門哭,緒言長絕君。
前日宮醪賜玉尊,今朝持果小黃門。
干桃熏李非時物,置案盈盤不次恩。
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詠劉琨。
嘗聞食奠陳王業,知是豳公幾世孫。
張侯歸靜居,堂宇結四隅。堂中何所有,書畫羅簽廚。
四堂各異名,名異義亦殊。夷心與會真,內以道德娛。清白及金蘭,外為子孫模。
西南夜落蟾,東北朝生烏。天門風相通,盛衰理可無。
蒨爾松檜樹,間之花石株。雨晴氣候佳,鄰里或來俱。
遣摘班林筍,共持香粳盂。飯畢循徑行,不使僮仆扶。
所至舊衣坐,遍歷日過晡。時遇園果熟,甘漿而粉膚。
就枝掇鮮美,咀味銷冰酥。以此樂歲月,豈是忘形軀。
禮法不我棄,勞吝不我紆。上不媿二疎,下不泛五湖。
自有逍遙趣,幸世遭唐虞。
前罷邯鄲守,孤高與世違。
青云舊知在,白首故園歸。
既沒無兒女,元貧只帳幃。
平生洛陽友,從此更應稀。
江南太守歸,夜直省中闈。
霜氣冷侵被,月光斜入扉。
官奴休執燭,侍史正薰衣。
展轉不成寐,幽懷吟更微。
植物有薜荔,足物有蜥蜴。
固知不同類,亦各善緣壁。
根隨枝蔓生,葉侵苔蘚碧。
后凋雖可嘉,勁挺異松柏。
闕塞秋云冷,伊川苦霧陰。
薤歌金鐸碎,蒿里石宮深。
燃漆為長夜,栽松作茂林。
空留舊冠劍,家廟四時心。
六花隨表拜東廂,庭下遙呼萬歲長。
王會圖中陳璧馬,漢官儀里濕旗常。
因風亂絮霑螭首,似鵠輕毛落井床。
素發垂冠少顏色,眾人休笑老為郎。
桃花夭紅竹浄綠,春風相間連溪谷。
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
徐熙下筆能逼真,蠒素畫成才六幅。
萼繁葉密有向背,枝瘦節疎有直曲。
年深粉剝見墨縱,描寫工夫始驚俗。
從初李氏國破亡,圖書散入公侯族。
公侯三世多衰微,竊貿擔頭由婢仆。
太學楊君固甚貧,直緣識別爭來鬻。
朝質綈袍暮質琴,不憂明日鐺無粥。
裝成如得驪頷珠,誰能更問龍牙軸。
竹真似竹桃似桃,不待生春長在目。
洛陽賣牡丹,江都買芍藥。賣與富人歡,買為游子樂。
萬絲必同心,千葉必同萼。五色相淺深,百金相厚薄。
栽培動經年,風雨便成昨。蕭條洛陽城,索寞江都郭。
頼有一春花,能無十千酌。朝看門擁車,暮見門羅雀。
嘗聞月底人,欲把月桂斫。要使清光多,四海意開廓。
我亦愛明月,常滿不愿落。上弦過楊侯,乃值寒雨作。
共飲三四人,不覺傳鳴柝。持葩金谷豪,朱黃何灼爍。
還思溱洧上,士與女相謔。實此香草芳,請我賦其略。
酒闌為追詠,思拙筆屢閣。
東望淮海間,恨無鴻鵠羽。
鴻鵠日已飛,風雪歲將暮。
憶聽談老莊,達生無恐懼。
我今齒發疎,何異樹有蠹。
離別不必道,俛仰已成故。
書問雖懶為,夢寐則往屢。
乘桴思仲尼,好勇慙季路。
愿希隆中臥,不是邀三顧。
二公廊廟才,酬寄封尺素。
臯夔久相稱,舜禹時已遇。
舉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