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萬中丞朝鮮書問卻寄
中丞家住雁門邊,破虜功高在少年。出塞慣騎胡地馬,渡遼還泛漢樓船。黃龍戍外書千里,玄兔城頭月幾圓。橫海只今誇絕漠,雞林新勒照燕然。
中丞家住雁門邊,破虜功高在少年。出塞慣騎胡地馬,渡遼還泛漢樓船。黃龍戍外書千里,玄兔城頭月幾圓。橫海只今誇絕漠,雞林新勒照燕然。
純金出镕??,烜赫掩熾火。錦成洗春江,眾目炫莫奈。
魚鹽物誠微,誤用幸不涴。君家兄弟賢,我見始驚伙。
文章露光芒,藏蘊包叢脞。關門當自足,何暇更待我。
固知仁人心,姑欲恤窮餓。茍論才不才,自合棄如唾。
憶昨西來初,戚惕侍客坐。交持駕說口,張闔不可鏁。
間發辨經義,鐵舌莫摩挫。髙文忽下投,白日駭天墮。
眩怖欲前掩,布帛不可裹。初視固宜驚,獨獲亦堪賀。
又如遇貴人,繡錦飾婀娜。回眸忽自鑒,惡面復窶裸。
屈降心巳甘,嘆憤志亦頗。雄髙豈復爭,愛恤亦加荷。
大詩又來及,推與太浮過。自無賢可稱,以是惡甚播。
譬如享尫人,豆食止則可。茍強擔石負,蹉跌適足禍。
何以論報心,結草効鬼顆。
終年謀食亦何得,浪取窮愁只自侵。
餓死有時非正命,勞生幾不愧常心。
百年此去塵埃在,萬古從來意思深。
莫說山林是輕往,窮來無計得山林。
六朝游觀委蒿蓬,想像當時事已空。
半夜樓臺橫海日,萬家簫鼓過江風。
金山寺近塵埃絕,鐡甕城深氣象雄。
欲放船隨明月去,應留閑暇待詩翁。
食人之粟,飽復何為。
當人之賜,罪亦何辭。
有以我為是兮,豈無以我為非。
已兮已兮,吾何以勝人之言兮。
鄭圃仆射陂,漢陽郎官湖。
郎官何為名,張謂佩使符。
泛觴江城南,乃與太白俱。
明月一萬頃,清光天下無。
橐筆周旋侍漢宮,慱知前載問無窮。
朝廷人物儒林丈,家世文章太史公。
俯仰頓驚華屋換,聲容徒望穗帷空。
寢門一哭何嗟及,付與悲哀挽鐸風。
始吾得三滿,自謂得過人。一日不見之,已恐愚賤濱。憂思叢中來,腹腸生毛鱗。
輕舟刺而南,久結愿解伸。入門顧我笑,喜氣沃以新。徐徐相抽尋,軋軋聽引陳。
先生固大賢,擬議何可鄰。諸君人相得,熱炙香相熏。而我拱其間,貪喜乃失神。
鳯凰朝百鳥,鴟鴉亦來群。然其氣類同,終獨鳳鶴親。發為鳴聲和,上下相鏗純。
茍非治平世,不得此類馴。故其聞之者,舞蹈相揺振。
輕風促回舠,后會無涯根。作詩謝幸甚,顛倒迷歡欣。如將銘自賀,又欲書諸紳。
風舟挽晴江,載客日夜行。身遠心在家,腹腸何由平。
未知所到期,先計還歸程。時尋別時語,涕淚下縱橫。
仰觀風中云,下視水上萍。共在天地間,可無同飄零。
瀉此罇中酒,美魚其飲羮。雖飽不厭饑,強醉終自醒。
笑言雖在遠,音問猶有形。愿因東南風,時寄西北聲。
洞洞之室或者穿,
巖巖之墻或者緣。
墻緣室穿來何哉,
中有玉萬黃金千。
金玉固非盜所有,
盜者或得之伺候。
得金買衣出人前,
意氣遂若富者然。
眾人不知謂爾富,
不知爾自何心顏。
盜財固為小人戮,
盜名自是君子奸。
咄哉自訟毋自欺,
幾希不在穿緣間。
一哭摧心肝,
屢哭雕朱顏。
心肝摧日痛,
朱顏雕日干。
二十人未壯,
我衰已毛斑。
古人不得見,
今人誠可嘆。
秋風云氣寒,秋雨晝夜兼。
饑禽濕不飛,左右煩顧瞻。
有雀獨飛下,施徐入吾簷。
毛羽刷參差,嘴距交鉤铦。
跳乘新舂箕,取飽公不嫌。
而吾本有意,聽之取微纖。
忽驚自飛去,窗聿不少淹。
反就髙髙枝,啁哳氣不恬。
嗟乎此微類,豈不無以厭。
來既冐彈射,固難責其亷。
然余乃無罪,見怒何過嚴。
一笑東風去十年,
重來稚子已差肩。
脫衣呼客家聲舊,
把酒論心士氣全。
病驥遠思牽直道,
老鷹秋夢入青天。
自言出處身無累,
一把窮通寄自然。
地接長沙近,鄉名自古聞。
毛山千嶂雪,玉女一堆云。
拱木扶霄上,飛泉觸石分。
霜風萍實老,目斷楚江??。
行曷為兮天下,老吾身而不歸。
人固舍吾而弗從,吾安得狥人而從之。
昔所聞其是兮,今也見之則非。
嗟若人之弗類,尚何足以與為。
彼天下之皆然,嗟予去此而從誰。
信亦命已矣夫,固行兮而曷疑。
平生襟尚苦清通,白首耽心翰墨中。
萬卷囊書推沈氏,一時碑字貴顏公。
塵棲村館稀賓至,山抱佳城與祖同。
已矣善人那復見,蕭蕭溱洧秖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