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滿子權二首 其二
終年謀食亦何得,浪取窮愁只自侵。
餓死有時非正命,勞生幾不愧常心。
百年此去塵埃在,萬古從來意思深。
莫說山林是輕往,窮來無計得山林。
終年謀食亦何得,浪取窮愁只自侵。
餓死有時非正命,勞生幾不愧常心。
百年此去塵埃在,萬古從來意思深。
莫說山林是輕往,窮來無計得山林。
一年到頭為了謀生又能得到什么呢,白白地招來窮苦憂愁,只是自己折磨自己。有時候餓死并非是正常的命運,一生勞碌,又有幾次能不愧對自己的本心呢。人死后百年,這世間的塵埃依舊還在,古往今來,其中的道理意味深長。不要說去山林隱居是容易的事,窮困潦倒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去到山林中。
終年:整年。
浪取:白白地取得。
正命:正常的命運。
勞生:勞碌的人生。
常心:本心。
輕往:輕易前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生活困頓、為生計發愁的階段。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謀生不易的普遍現象,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了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謀生困境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直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普通文人在生活壓力下的心境。
江氣行云暮,忽失巴陵樹。一夕洞庭波,都向篷上注。
槎牙詩骨,想生來無分,史闈經幄。呵護九關多虎豹,誰道去天一握。奏賦兩都,聞韶三月,雁遠書難托。一寒如許,蟾枝莫倚高擢。空使滿壑風煙,半村雪月,孤負梅花約。渺渺愁予初度也,山冱同云垂幕。鶴帳何如,牛衣無恙,麥隴占優渥。不如歸去,檐花深夜春酌。
朱弦無分奏彤庭,濁酒猶堪話獨醒。歷落雄心懸老驥,蹉跎愁鬢擲流螢。江頭地遠滕王閣,湖上天開孺子亭。縱是河東能邂逅,千秋能似太玄經。
亭尤逢夜竹,不識自知音。朦朧望明月,終得拂青塵。
團團芳桂樹,隱隱巖之幽。敷坐翳其陰,酌彼飛泉流。絲桐懷友人,寫我心離憂。
驚風動地起,游客望山行。若待佳辰去,應無好事名。
看到繁枝處處開,韶光駘蕩錦成堆。春歸滄海剛三月,骨醉東風又一回。花氣連云收暮雨,濤聲催晝送輕雷。道人摩眼空吟望,無復當年側艷才。
初見煌煌秀兩岐,俄驚落硙雪霏霏。可煩都尉熱承汗,絕勝臨淄貧易衣。尚有清才對風月,未妨便腹貯書詩。知君貨殖誇長袖,滿糴千箱待一饑。
靈鷲峰寒碧玉堆,紅塵斷處小軒開。忘言更覺諸緣盡,只有桃花點翠苔。
徙倚當清晝,花陰漸轉西。小詩妨實學,野性愜幽棲。排闥迎山色,移床避燕泥。無邊風物好,隨意入新題。
懶向妝臺對鏡鸞,羅衣怯薄正春寒。黃金絡索珊瑚墜,獨立春風看牡丹。
寒云不成雨,暝色凝江楓。巫峽梨花夢,飄浮過郢中。
石間佛足明如玉,山外神光散作燈。
望見飛檐松杪花,下盤陰洞石聱牙。老樵迷路疑相問,若個江東道士家。
楚天秋早,過中元拈指,蓂飛四莢。怪得千門佳氣滿,恰值生申時節。蓬矢當年,椒盤今夕,瑞木金爐爇。主人情重,酒紅潮上雙頰。且看戲彩□□,鼎分丹桂,蘭玉同班列。更喜萱庭南極老,親授長生秘訣。養浩頤然,后昌青紫,天報公陰德。年年盛會,祝延椿算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