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中 其二
日日行舟穿乳竇,時時濯足弄蘿川。青山兩岸花相接,花里泉聲應暮蟬。
日日行舟穿乳竇,時時濯足弄蘿川。青山兩岸花相接,花里泉聲應暮蟬。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閑觀蔬圃時。
暖地春初才欝欝,宿根秋末卻披披。
韭蔥蒜薤青遮隴,蕷芋姜蘘綠滿畦。
時到皆能弄精彩,堯夫非是愛吟詩。
仙陬翠觀盡繁英,朱白相兼照眼明。
池浸嵐光生晚碧,鳥驚人語斷春聲。
談諧遽喜開懷久,骩骳終慙走筆成。
佳致可能陶靖節,庭柯斜眄獨忘情。
昔子尚穉孩,從親來此邑。
今子稽簿書,職守仍前襲。
歲月曾未幾,風流正相及。
新硎刃益铦,舊署墨猶濕。
非徒使氣奮,固使家聲立。
征調事漸繁,須材時所急。
何不一軒翔,榮名亦可拾。
勖子乃自省,滿顏抱羞澀。
先民至論推天常,補袞扶世為儒方。圜冠博帶不知本,樗櫟安可施青黃。
帝圖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誠有望。處心學士貴適用,異端莫得窺其墻。
子年五月范京兆,服天子命臨鄱陽。二賢拜疏贖其罪,勢若止沸反揚湯。
敕令百執無越位,諫垣何以敢封囊。哀來激憤抑復奮,強食不得下喉吭。
位卑無路自聞達,目視云闕高蒼茫。裁書數幅責司諫,落筆??驥騰康莊。
刃迎縷析解統要,其間大意可得詳。書日希文有本末,學通古今氣果剛。
始自理官來秘閣,不五六歲為天章。上心倚若左右手,日備顧問鄰清光。
茍爾希文實邪佞,曷不開口論否臧。陰觀被譴始丑詆,摧枯拉腐奚為彊。
儻日希文實賢士,因言被責庸何傷。漢殺王章與長倩,當時豈曰誅賢良。
惟時諫官亦結舌,不曰可諫曰罪當。遂今百世覽前史,往往心憤涕泗滂。
斯言感切固已至,讀者不得令激昂。豈圖反我為怨府,袖書乞憐天之傍。
謫官一邑固分耳,恨不剖腹呈琳瑯。我嗟時輩識君淺,但推藻翰高文場。
斯人滿腹有儒術,使之得地能施張。皇家太平幾百載,正當鑒古修紀綱。
賢才進用忠言錄,祖述圣德垂無疆。
曉虹跨江一千尺,平浪東西入天碧。
游人初覺秋氣涼,衣不禁風薄羅窄。
漁家小艇方醉眠,艇里長魚三尺白。
彩欄北倚數流螢,似與流螢舊相識。
香脂揩盡暗成云,銀甲試弦初未直。
橋前流水聲潺潺,年華一去何時還。
重來若問桃花路,記取松亭月影間。
君家有美竹,繞廬千百個。種時意慮深,別后年華過。
顏色日益新,根本久已播。石間鳴溜去,煙外哀禽和。
子特何依因,茲焉辜嘯臥。慈親齒發暮,學宦非敢惰。
風云乖會遇,羽翼頓摧挫。遺經極精究,收功若計課。
懷策游巨公,鯁語幾喙唾。忍腹大窮歸,離魂費招些。
予嘗欲論薦,身微蟻在磨。藉令或指擿,聲名屢自墮。
吾師天下賢,黠羌久未破。屈禮致豪英,雋材多將佐。
古來死恩士,乃是翳桑餓。況子挾所能,何門不驚坐。
丈夫感氣義,豈肯類市貨。行矣勿棲遲,曷日祖車轪。
憶竹夙有尚,直節無染涴。勉哉困益堅,持之以為賀。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
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鶑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
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忽聞乘月上層臺,正值江湖夜色開。
云屋萬重燈火合,雪山千仞海潮來。
靜游雖有詩情得,獨笑應無俗語陪。
縱使羈懷多感慨,若逢清致少徘徊。
星騎翩翩鶴詔來,旋聞歡語沸春雷。
天閑未減真龍種,滄海還空老蚌胎。
拂紙半毫含意勁,摩云雙翅待風開。
寄言商潁辟榮客,好致吾君放首回。
雨歇蕩余春,天光露太真。
茵鋪芳草軟,錦濯爛花新。
風觸鶑簧健,煙舒柳帶勻。
如何當此景,閑臥度昌辰。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堯夫贊仲尼。
大事既去止可嘆,
皇綱已墜如何追。
由茲春秋無義戰,
所以定哀多微辭。
絕筆獲麟之一句,
堯夫非是愛吟詩。
忽憶南秦為客日,
洛陽東望隔秦川。
云山去此二千里,
歲月于今十九年。
柳色得非新婀娜,
江聲應是舊潺湲。
衰軀設使能重往,
疇昔情懷柰杳然。
桐廬江水碧,百丈見游魚。
元是新安水,流從下瀨初。
清風寒到底,明月靜涵虛。
塵土誰難濯,人心自不知。
巖棲木食已皤然,
交舊何人慰眼前。
素與晝公心印合,
每思秦子意珠圓。
當年步月來幽谷,
柱杖穿云冒夕煙。
臺閣山林本無異,
故應文字未離禪。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堯夫隠幾時。
尺寸光陰須愛惜,
分毫頭角莫矜馳。
酒因勸客小盞飲,
句到驚人大筆麾。
無日何嘗不自得,
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