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懋功秀才秀野堂
卜筑清幽遠市塵,一川窈窕靜松筠。
下臨城郭千門曉,中有軒窗五畝春。
游藝本圖佳客語,好賢不覺主人貧。
我來登覽秋風晚,喜揖清言月色新。
卜筑清幽遠市塵,一川窈窕靜松筠。
下臨城郭千門曉,中有軒窗五畝春。
游藝本圖佳客語,好賢不覺主人貧。
我來登覽秋風晚,喜揖清言月色新。
王秀才選址清幽之地建堂,遠離塵世喧囂,一條河川蜿蜒,周圍松竹靜立。堂下能看到城郭千家萬戶迎來破曉,堂中有軒窗,仿佛擁有五畝春色。主人以技藝交友,本就期望與佳客暢談,喜愛賢才而不在意自身清寒。我在秋風漸晚時來此登覽,高興地與主人清談,此時月色清新。
卜筑:擇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
市塵:指塵世、人間的喧囂。
窈窕:形容河川曲折幽深的樣子。
松筠:松和竹,比喻堅貞的節操。
軒窗:指窗戶。
游藝:指從事技藝或學問的研究。
好賢:喜愛賢才。
揖:拱手行禮,這里有交流之意。
清言:清雅的言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拜訪王懋功秀才的秀野堂,被堂的清幽環境和主人的賢德所感染,于是寫下此詩。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有較多的交流活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懋功秀才的秀野堂和其品格。其特點是環境描寫生動,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氣息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高雅生活的追求。
靄靄停云覆短墻。夭夭臨水自然芳。猗猗無處著清香。
珍重驀山溪句好,尊前頻舉不相忘。濠梁夢蝶盡春狂。
女媧煉采石,遂補西北天。
愚公負太行,山岳東南遷。
天傾亦可補,地險亦可平。
人心終屼嵲,何乃莫救焉。
惜哉大宗師,枉司爐炭權。
真宰不可問,俯仰心茫然。
眼里有筋,舌頭無骨。
卓然特立,天臺祖室。
寫懸河辯而四方絕唱,離文字相而諸天雨花。
扣其關者紛紛紜紜而退席,得其旨者崢崢嶸嶸而莫及。
且不以慈悲寶帳破麈白拂而當家傳,自有鸞膠續斷弦。
夜漏沉沉度建章,
千門萬戶鎖深房。
入宮不識君王面,
猶被傍人妒曉妝。
昔日慵工記姓名,
遠勞辛苦寫西京。
近來漸有臨池興,
為報元常欲抗行。
一帆天上落,山色撲須眉。
斑竹湘妃墓,丹楓柳毅祠。
風濤環岸涌,鐘磬出云遲。
到此襟懷闊,長吟遠望時。
前席金莖渴,后堂瓊樹陰。替月助奩嫵,因風拜樓心。
驚怪尋常燕子,尚記冷落園林。舊陪翠袖芳斟。巾裹簇林檎。
石罅楸局近,絮點硯痕深。良辰美景,吾涯隨分銷沉。
況江山如此,人如此樹,鏡巖空對霜鬢侵。
陽崖豁秋陰,幽藹散松柏。
高樓起長眺,愁見萬里白。
有客攜鳴琴,叩弦動清碧。
彈作瀟湘秋,明湖水空液。
帝子眇何居,楚云在層壁。
煙長吳王城,高旻壯修翮。
凄凄鴻雁思,清商宕巖澤。
魂不勝銷,夢還無據。悲秋情向籬邊訴。
紅塵碧落兩茫茫,疑形疑影知何處。
恨海誰填,情天莫補。此情此恨同千古。
寫生只算返生香,年年秋到儂為主。
嗣宗諸子侄,遙憶舊青氈。
前輩復誰繼,含情覺汝賢。
應須理舟楫,恣意買江天。
一室他鄉遠,相望淚點懸。
何處春風面,畫圖中、云鬟◆鬌,羽衣輕軟。只有游魂招不得,難寫寸心幽怨。絲不盡、春蠶在繭。離合神光空有夢,夢高唐路杳情無限。陽臺女,更誰見。
珊珊月下來何晚。是耶非、如聞怨曲,鳳簫象管。公子憑虛卿薄命,對影徒增浩嘆。好事者、新詞題滿。倩倩真真呼不應,惹相思海上三山遠。人間事,本如幻。
艱難百戰戴吾君,壁壘東南氣厲云。死去仍為朱氏鬼,精靈常傍孝陵墳。
一瞑纖塵不掛胸,惟哀耋母暮途窮。仁人錫類能無意,今古由來孝治同。
夙訓詩書暫鼓征,而今絕口莫談兵。蒼蒼若肯施存恤,秉耒全身得所生。
誰堪行客日匆匆,話別天涯酒正濃。
萬頃波濤浮古寺,兩崖云樹度疏鐘。
潮生滄海催飛鹢,天轉延津看躍龍。
南北地懸瞻望切,好憑振雁寄行蹤。
籬落春風自滿堂,蓽門煙火近傳觴。
忽驚水面千文皺,亦覺山眉半額長。
草綠遠郊間赭白,花叢深樹隱鸝黃。
九州未縱淩云步,醉后行歌拾禹糧。
杖藜登高臺,四遠披天風。
清川漾光遠,碧嶂含姿濃。
閭井滿后前,雉譙夾西東。
雄為一州表,闊會群境從。
摧頹久籠鶴,迅逸遐征鴻。
矯首望丹闕,煙氛多翳蒙。
南方少佳月,竟歲四五逢。
稍喜今夕霽,迥當涼秋中。
衰影朗在照,空庭恣鳴蛩。
石欄葉露下,吟思殊未終。